张掖沿山冷凉灌区加工型马铃薯栽培技术
作者:马丽君 李文伟 周晓丽
摘要针对张掖市沿山冷凉灌区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提出了适于该区域应用的加工型马铃薯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以为该区域和同类区域马铃薯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加工型马铃薯;栽培技术;张掖沿山冷凉灌区
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型,域内的沿祁连山灌溉区,气候冷凉,日照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秋雨较多,与马铃薯需水高峰期相吻合。该区域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病虫害发生轻,是加工型马铃薯生产的理想区域。现将加工型马铃薯在该区域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择适宜品种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产、抗病、优质品种,选用脱毒种薯。海拔1 800~2 000 m的范围选用晚熟品种;海拔2 000~2 300 m的范围选用中熟品种;海拔2 300~2 700 m的范围选用早熟品种[1]。
2种薯处理
(1)晒种催芽。播前15~20 d出窖,放入室内近阳光处或室外背风向阳处进行堆放或垛码,温度保持在10~20 ℃,夜间注意防寒,每隔3 d翻动1次,使之均匀照光,经15~20 d,顶芽长出0.5 cm时即可切块播种。
(2)切块。切块的大小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切块过小会影响出苗和幼苗的生长。种薯切块重量要求在30 g以上,每个切块保持1~2个芽眼,切块时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切刀5~10 min进行消毒,当切到病烂薯时,将病烂薯剔除,同时对切刀消毒。30~60 g的小种薯进行整薯播种[2]。
(3)药剂拌种。为防止播种后烂种,提高出苗率,降低田间发病率,将切块用咯菌腈悬浮剂500~800倍液均匀喷洒、翻拌,随拌随种。
3茬口选择
马铃薯前茬以麦类、豆类、油料等茬口为好,忌与茄科、块根、块茎类作物连作,最好采用3年轮作制,并要求前茬未施用氯化钾等对马铃薯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肥料。
4整地、施肥与播种
播种前深翻松土,耙耱保墒,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腐熟优质农家肥60~75 t/hm2、尿素450 kg/hm2、磷酸二氢铵375 kg/hm2作基肥。同时可采用机械或人工进行起垄覆膜,每隔2 m压上土腰带,垄距110~120 cm,垄高30~35 cm,垄底宽60~70 cm,沟宽50 cm。当气温稳定通过5~7 ℃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双行播种,株距20~30 cm,可根据品种不同确定株距。人工开穴播种,播种深度10~15 cm,芽眼朝上并用细绵土封好种薯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