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田绿盲蝽象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付俊英 时间:2015-01-02
  5.1农业防治
  秋季彻底清除棉田周边杂草和枯枝落叶,并集中销毁,可压低虫源基数。加强棉田管理,提高棉株的自身抗虫能力。由于绿盲蝽趋嫩性强,营养生长过盛的棉田特别适宜绿盲蝽发生,因此在棉田管理上应根据棉花生物学特性,做到合理密植,适时采取整枝、少量多次喷施缩节胺、平衡施肥等措施适当抑制其营养生长,使棉花植株生长健壮,增强其抗虫能力,达到减轻虫害的目的。及时做好受害棉株的整枝工作,尤其是多头棉,去掉细弱枝,保留1~2个枝作为主干。
  5.2化学防治
  绿盲蝽属刺吸式口器害虫,凡防治棉铃虫的药剂均可防治棉盲蝽象。以触杀和内吸性较强的药剂混合喷施效果最好。药剂防治需准确掌握防治关键期,以将棉盲蝽象消灭在卵孵化盛期和若虫期。第1代防治关键期为4月底至5月初,可对枣树、苜蓿、杂草进行1~2次喷药。第2代防治关键期为5月底至6月10日左右,可对棉田、枣树、苜蓿用药2次。第3代防治关键期为6月底至7月初,主要对棉田用药2次。第4、5代防治关键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主要对棉田用药。由于第4、5代重叠严重,应每隔5~7 d喷药1次。
  防治药剂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啶虫眯、20%冷灭、20%盲蝽一遍净等。也可采用10%吡虫啉1 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等,可同时兼治棉铃虫及其他害虫。由于成虫善飞,每次喷药后都有残虫,应连续多次喷药。特别是生长快、密度大的棉田和雨水多的年份更要注意管理,加强防治,每5~7 d用药1次,连续防治3~4次。注意在9∶00以前或17∶00以后用药防治效果最好。喷洒时由棉田四周逐步向田内喷雾防治。棉田用药应兼顾其他寄主田,如枣树、苹果、桃树和豆角等作物田块,并要注意不同类型农药品种的交替使用,以防止产生抗药性[4]。
  6参考文献
  [1] 张广霞,郭晓红,刘庆年.黄河三角洲转基因棉田绿盲蝽发生规律及综防措施[J].中国棉花,2010(1):32-33.
  [2] 吴春柳,马世龙.棉田绿盲蝽的发生及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2006(9):15.
  [3] 孙苏霞,孙怀连,任成保.棉田绿盲蝽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J].河北农业,2007(8):32.
  [4] 刘宝生,白义川,张增海.棉田绿盲蝽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J].天津农业科学,2008(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