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三丝的危害及控制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污染源头来自棉花的收晒贮的过程中,它是控制的重点。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收摘质量控制。采摘工具包括帽子、采花围裙袋、装花箩筐、专用装花袋、标识牌;除箩筐(竹材)和标识牌(纸材)外,其他工具全部用纯棉布材料制作。采摘前,必须将帽子、采花围裙袋、装花箩筐等清理干净,头发尽量卷入帽中,用采花围裙袋装田间采摘的花。采摘成熟籽棉,不同品种籽棉不能混装,尽量减少杂质,严禁混入危害性杂物,严禁用化纤袋缝制成的收棉袋[3-4]。二是晒花质量控制。长江流域一般用竹床搭架晒花,并用支架支撑,防止在地面、屋顶和马路上晒花,以免树叶、枯枝等杂屑混入籽棉中,同时防止动物在籽棉中游戏而混入毛发等。禁止用化纤、油布等其他工具晒花。三是贮存质量控制。单一存放单一贮存。有条件的可用细帆布缝制成在的装棉袋或用竹篮装花。严格控制棉花晒干后散装(即散放在屋内空地)或与畜禽混在一起。四是收棉站(籽棉加工厂)质量控制。棉花加工企业要有切实可行的“三丝”控制标准,棉花收购期间,棉花加工企业要主动联系棉纺织厂,共商棉花“三丝”控制大计,在运花堆垛过程中防止头发和化学纤维等混入,在棉花收购时,不仅要认真检验棉花的品级、长度、回潮率、杂质、衣分等质量指标,还要认真检验棉花的“三丝”含量,对超过或低于控制标准的棉花,实行价格扣补,充分调动棉农挑拣“三丝”的积极性,同时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布鞋帽子,也可雇临工专门挑捡杂质。五是纺织部门质量控制。加强与棉花加工企业的合作,建立固定的原棉供应基地,制定原棉采购“三丝”控制标准,对进厂原棉按5%比例逐批预检,“三丝”超标原棉,进行降价或退货处理。在工作中严格规范“三丝”挑拣操作手法,采用挑拣、复检、抽查等层层把关的方法,以确保投入原棉“三丝”指标满足客户需求。生产品种准确定位,整条线全部生产纯棉产品,保证有一个无异性纤维的生产环境,同时加强各工序捉疵防丝力度。在清花工序安装异纤自动分拣器,在自动络筒机上安装异纤剪切系统,消除漏检“三丝”的危害。
3参考文献
[1] 何银官.棉花“三丝”的产生及其控制措施[J].中国纤检,2005(2):50-51.
[2] 袁长海,朱爱英,李思平.关于棉花“三丝”控制方法的探讨[J].中国棉花加工,2007(5):12-13.
[3] 王维,郑曙峰,徐道青,等.棉花“三丝”来源调查及控制方法探讨[J].中国棉花,2009(4):39-40.
[4] 袁长海,朱爱英,李思平.关于棉花“三丝”控制方法的探讨[J].中国纤检,2007(6):54-55.
下一篇:无公害茶园施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