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马铃薯科研生产概况及发展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第2阶段:从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马铃薯科研的重点,一是改革耕作栽培制度研究。毕节地区属于人多耕地少的地区,马铃薯与玉米,小麦争地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70年代中期,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旱地耕作栽培制度的改革研究。对马铃薯与玉米的套作方式、密度配置及施肥水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很有实际价值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应用,既解决了马铃薯和玉米争地的矛盾,又使海拔1 800 m以下地区的马铃薯面积迅速扩大,全区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二是马铃薯新品种选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地方品种收集整理和引种鉴定中,毕节地区农科所征集大批国内外育种材料,这些材料中包括野生种、国际马铃薯中心选育成的新型栽培种及国内外常用的普通栽培种,丰富了育种基础材料,扩大了基因库。从70年代中期起,开始了有性杂交育种工作,每年配制大量杂交组合,采用冬繁加代的办法,加快育种进程,按育种目标选择鉴定、推荐优良品系参加地区级、省级区试。经过长期育种实践,育成了毕薯1号、威芋1号、威芋3号等一批优良品种供生产应用,对毕节地区马铃薯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马铃薯脱毒技术的应用研究。70年代未,毕节地区农科所在省内率先引进了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以河坝和米拉2个品种为材料,采用茎尖剥离培养脱毒的方法,隔离网室生产,田间鉴定其增产效果,在织金县建立脱毒种薯繁殖基地,探索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应用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河坝品种脱毒后再感染病毒快,增产效果不明显而被淘汰;米拉脱毒品种经3年6代鉴定,均表现较强的脱毒优势,比未脱毒种薯增产30%左右,增产极为显著,还发表了几篇研究论文,为毕节地区生产应用马铃薯脱毒种薯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3阶段:进入90年代后期以来,各级党政领导和业务部门部十分重视马铃薯生产,马铃薯科研工作也得到了加强。主要表现为:一是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应用项目已被省地农业主管部门列为扶贫项目和种子产业化工程项目,并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实施。毕节地区农科所在原研究室的基础上组建了《毕节地区马铃薯育种脱毒开发中心》,建成了逾3 hm2隔离温网室,具备年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近2 000万粒的能力。威宁县建立了马铃薯脱毒中心,赫章县作为全省马铃薯脱毒基地县之一,开始较大规模生产脱毒种薯,中西部其他县市则利用本地区生产或省外调进的脱毒种薯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级农业部门以实现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化为方向,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脱毒种薯的的科研、生产销售和推广应用的各个环节,完善技术,加快了毕节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应用的步伐。二是把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作为地区重点研究项目之一,由毕节农科所和威宁县农科所共同承担研究课题,地县种子和农技部门负责对马铃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协作攻关,马铃薯育种和新品种的推广都有了大的进展,成效显著。通过有性杂交育成毕薯2号、毕薯3号、威芋5号3个品种,引进了克选10号、毕引1-8号、昭绿23、会-2、费乌瑞它、坝薯10号、合作88、云薯201、鄂薯5、宣薯2、宣薯3号等近20个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其中克选10号、白引3号、白引5号和昭绿23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分别定名为威芋4号、毕引1号、毕引2号和毕引薯23。育成品种的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区马铃薯生产上品种退化、混杂和不配套的问题。三是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开展广泛合作,通过人才、技术和资源的配置,有效提高科研效果。毕节农科所同白俄罗斯合作交流项目执行顺利,从白俄罗斯引进的8份材料进行鉴定,鉴定出了淀粉含量、抗性、熟性方面表现突出的材料,现已大量作亲本材料利用。项目实施结果,《早熟、高产种质资源引进、鉴定及利用》和《马铃薯新品种毕引1号选育及利用》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获毕节地区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毕节农科所作为国家马铃薯体系毕节试验站,通过体系专家的指导、支持,从而推进全区马铃薯科研工作;与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昆明分院、贵州农业科学院等院校进行“院(校)地”合作,大力引进技术及人才。
  在毕节地区马铃薯科研工作历程中,全区科技人员以解决本区各阶段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目标,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先后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了研究论文40多篇,毕节农科所编写由贵州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毕节专区洋芋》《马铃薯栽培》和《洋芋栽培和加工》等3部专著,为全区马铃薯科研、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毕节地区马铃薯科研、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缺乏优良种质资源,育种基因库狭窄
  虽然毕节地区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就开始马铃薯育种工作,先后育成了毕薯1号、毕薯2号、毕薯3号、毕引1号、毕引2号、毕引薯23号、威芋1号、威芋2号、威芋3号、威芋4号10个等品种应用于生产,但这些品种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与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育种中所用的亲本材料多为普通栽培种,而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从遗传基础狭窄的普通栽培种进行种内杂交,后代的遗传异质性差,优势不明显,难以选育出突破性的品种[2]。
  3.2新品种推广速度慢,覆盖面窄,品种不配套,缺乏不同熟期和不同用途的品种
  虽然毕节地区内农业科研单位、农技部门育成了一批品种,但由于马铃薯繁殖系数低,育成品种中除威芋3号、威芋4号、毕引1号面积较大外,其余毕薯1号、毕薯2号、毕薯3号、毕引2号、毕引薯23号、威芋1号、威芋2号、威芋5号等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速度慢,覆盖面很窄,而20世纪60年代引进的米拉、疫不加等品种目前在本地区生产上还有相当大的种植面积。目前生产上的品种大多属中晚熟,早中晚熟品种不配套,不能完全适应海拔1 800 m以下地区间套栽培。在品种的作用上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和人民膳食习惯的改变,对薯块性状和品质都有新的要求,现有的品种不能满足新的要求,尤其是缺乏加工用的品种类型。
  3.3脱毒种薯生产体系不健全,种薯生产成本高,增产不明显,推广应用缓慢
  毕节农科所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究脱毒种薯生产应用技术,威宁、赫章、织金、纳雍、大方等县90年代也相继开始脱毒种薯生产应用,但规模小、范围不大,仅限在部分乡镇。当时全区马铃薯播种面积10万~15万hm2,仅靠小规模种薯繁殖基建无法满足全区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政府十分重视马铃薯产业,农业、科技、发改等部门每年都安排了各级脱毒种薯基地建设,并投资建设了年生产原原种2 000万粒以上的毕节地区马铃薯育种脱毒开发中心。但由于种薯基地建设不成体系,种薯生产成本高,农民用不起,用后增产不明显,因此推广应用较缓慢[3]。过去基本是按国家安排的项目来建基地,而基地生产的种薯在国家有项目支撑时,种薯就销售出去,而国家没有项目时,基地生产的种薯就等同于一般种薯或商品薯销售。
  3.4生产用种质量差,栽培管理粗放,单产低
  种薯质量差是因贮藏不当种性变劣引起的,本区西部冬季种薯习惯窖藏,每窖可达数十吨。由于窖藏量大,种薯呼吸强烈,高温促使种薯提早萌动长芽,降低了种薯的质量。中、东部地区采用室内堆放,虽贮藏方式与西部不同,但同样在贮藏期发芽过长,消耗大量的养分,质量变劣。在栽培管理上多数是采用一次施底肥播种,苗期中耕1~2次,一般就不再追肥、不防病,这样的粗放栽培也是导致单产低的主要原因,目前本地区马铃薯单产3 500 kg/hm2左右,与国内外先进地区差距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