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为害梨叶时,群集叶面上吸食,致使被害叶由两侧面纵卷成筒状,早期脱落,影响产量与花芽分化,削弱树势。
4.2防治方法
在发生数量不大时,早期摘除被害卷叶,集中处理。在越冬卵基本孵化完毕、梨芽尚未开放至发芽展叶期为施药适期,喷施40%乐果1 000~1 500倍液,或吡虫啉2 000倍液防治。
5梨虎(梨象鼻虫)
5.1为害症状
以成虫、幼虫为害果实,成虫在幼果面上啃成不规则的斑块,并于产卵前咬伤产卵果的果柄,造成落果;幼虫在果内蛀食,使果实皱缩成凹凸不平的畸形果,严重影响梨的产量和品质。
5.2防治方法
春季成虫出土初期,在树冠地面撒施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 kg拌细土20 kg配成的毒土,触杀出土成虫。5月上中旬成虫发生盛期,喷药防治,每隔10~15 d喷1次,连喷2次,可使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或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7月及时拾毁地上落果,消灭其中的幼虫。
6梨眼天牛
6.1为害症状
成虫咬食叶背的主脉和中脉基部的侧脉,也可咬食叶柄、叶缘和嫩枝表皮。幼虫蛀食枝条木质部,在被害处有很细的木质纤维和粪便排出,受害枝条易被风折断。
6.2防治方法
防治成虫在成虫羽化期,结合防治果树其他害虫,可喷洒50%敌敌畏液。捕杀幼虫利用幼虫爬出的习性,在早晨或傍晚,对有新鲜虫粪的坑道口,掏除木屑捕杀幼虫;用1~2 mm粗铁丝刺入坑道内,并转动刺杀幼虫;用棉球或软泡沫塑料蘸50%敌敌畏塞入坑道内熏杀幼虫,道口用泥堵住。防治虫卵在枝条产卵伤痕处涂药,用煤油500 g加入50%敌敌畏乳剂50 g配制成的煤油药剂,以毛笔涂抹。冬季结合修剪,剪去的被害枝在3月间要处理完毕。不能剪除的被害枝,可用铁丝戳入被害的老枝内,以杀死幼虫或蛹。在早春梨树新梢抽发时,于早晚或阴天捕捉成虫。成虫产卵结束后,及时剪除被害新梢,在断口下3~4 cm处剪除[3]。掌握在成虫发生高峰期新梢长至5~6 cm时,喷90%敌百虫1 000倍液防治,喷药时间以中午前后最好,在2 d内突击喷完。
7梨木虱
7.1为害症状
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昆虫。成虫、若虫均能危害梨树叶片、嫩梢,并诱发煤烟病的发生危害,导致梨树落叶、落果、品质变劣。一般受害梨树减产10%左右,严重受害梨树减产30%以上。在暖冬年份,2月中旬为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卵散产。越冬代成虫卵主要产在梨芽附近或鳞片内。卵主要产在叶柄、叶脉;叶面和叶缘内,单产,卵无柄。历期为7~10 d。初产的卵乳白色,卵中下部有一赤点。若虫分5龄,从第1~5龄腹部末端都能排泄一种白色蜡丝,若虫在蜡丝内;第3龄若虫可见翅芽;第4龄若虫体色为绿色,翅芽明显,为褐色。各龄若虫复眼均为赤色。第1代若虫始见期在3月10日左右。以各代卵孵始盛期即若虫1~2龄高峰期为最佳防治适期。
7.2防治方法
可用虫螨克1 250~1 500倍液,或康复多3 000倍液进行防治。
8梨小食心虫
8.1为害症状
梨小食心虫又名桃折心虫,在桃树上主要为害嫩梢,在梨树上则为害果实。果实被幼虫钻蛀,果实表面仅现一黑点,后逐渐深入果心,受害果易腐烂。
8.2防治方法
冬季落叶后至翌年3月上旬,深挖树盘、刮除翘皮、诱杀成虫相结合开展越冬防治,狠压越冬基数。剪虫梢,摘虫果,从而控制第2代成虫的虫群迁转,为后期保果奠定基础。同样可在幼果期用80%敌杀死乳油2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雾。在果实开始膨大时,普遍施1次杀菌剂和杀虫剂,然后采取果实套袋,可避免果实遭受病虫的直接侵害。当果子接近成熟采收前1周左右,应去掉果袋,以利于果实的外观着色和果实中的糖分转化。
9参考文献
[1] 许发良.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浙江林业科技,2002,22(5):74-75,78.
[2] 吴素红,徐煦.梨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中国林业,2008(17):55.
[3] 魏颖.梨树春季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3):115.
[4] 程春娜,朱亚杰,刘二冬.梨树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08(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