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原则;配置方式;植物选择
传统的园林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
园林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举。随着生态园林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的内涵也随着景观的概念而不断扩展,传统的植物造景概念、内涵等已不再适应生态时代的需求,植物配置不再是仅仅利用植物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应包括各植物之间的艺术配置,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结合。充分发挥它们与功能相结合的观赏特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求得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最大协调。
1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3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是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2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
2.1统一原则
统一原则也称变化与统一或多样与统一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体现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样才能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甚至会让人觉得支离破碎,失去美感。过于繁杂的色彩也会使人心烦意乱、无所适从,但太平铺直叙、没有变化,就会显得单调呆板。因此,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1]。
2.2调和原则
调和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都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给人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具有近似性和一致性的植物配植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使人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
2.3均衡原则
这是植物配置时的一种布局方法。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置,景观就显得比较稳定、和谐一点。如色彩太浓重、体量太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就会给人厚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减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根据周围环境,在配置时有规则式均衡(对称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规则式均衡常用于规则式建筑及庄严的陵园或雄伟的皇家园林中。自然式均衡常用于花园、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较自然的环境中。
3植物种类的选择
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一是对不同的立地光照条件应分别选择喜阴、半耐阴、喜阳等植物种类。喜阳植物宜种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如果是群体种植,应将喜阳的植物安排在上层,耐阴的植物宜种植在林内、林缘或树荫下、墙的北面。二是多风的地区应选择深根性、生长快速的植物种类,并且在栽植后应立即加桩拉绳固定,风大的地方还可设立临时挡风墙。三是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配置树种。例如,杜鹃、茶花、红花继木等喜酸性土树种,适于pH值5.5~6.5、含铁铝成分较多的土质。而黄杨、棕榈、桃叶珊瑚、夹竹桃、枸杞等喜碱性土树种,适于pH值7.5~8.5、含钙质较多的土质。四是根据环保的要求进行配置树种。在众多的树木之中,有许多不仅具有一般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防风、固沙、防火、杀菌、隔音、吸滞粉尘、阻截有害气体和抗污染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地、工矿区、居民区配置林木时,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配置适宜的树木。例如,在粉尘较多的工厂附近、道路两旁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应该多配置一些侧柏、桧柏、龙柏、悬铃木等易于吸带粉尘的树木;在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应该尽量多栽植一些能够吸收或抵抗有害气体能力较强的树木,如广玉兰、海桐、棕榈等树木。五是根据绿地性质进行配置。各街道绿地、庭园绿化中,根据绿地性质,规划设计时选择适当树种。如设计烈士陵园绿化,树木选择常绿树和柏类树,体现烈士英雄坚强不屈的高尚品德。在幼儿园绿化设计,选择低矮和色彩丰富的树木,如红花继木、金叶女贞、十大功劳由红、黄、绿3色组成,带来活泼气氛。还要考虑不能选择有刺、有毒的树木,如夹竹桃、构骨等树木。
4植物配置方式
4.1自然式
该配置手法多选树形或树体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种形式。一是孤植。孤植树在园林中既可作为独立的庇荫树,也可作观赏用,或者满足构图艺术需要。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用于大片草坪上、花坛中心、小庭院的一角与山石相互成景之处。二是丛植。1丛由3~5株同种或异种树木或8~9株树木不等距离的种植在一起成一整体,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表现树种的个体美。三是群植。以1~2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为主,具有成林的效果。四是带植。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各种乔木、灌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4.2规则式
一是行植。在规则式道路、广场上或围墙边沿,呈单行或多行的,株距与行距相等的种植方法,叫作行植。二是正方形栽植。即按方格网在交叉点种植树木,株行距相等。三是三角形种植。株行距按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排列。四是长方形栽植。正方形栽植的一种变型,其特点为行距大于株距。五是环植。按一定株距把树木栽为圆环的一种方式,可有1个圆环、半个圆环或多重圆环。六是带状种植。用多行树木种植或带状,构成防护林带。一般采用大乔木与中、小乔木和灌木作带状配置。
5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一是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特别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运用水平与垂直对比法、体形大小对比法和色彩与明暗对比法3种方法比较适合。二是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杜英,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三是起伏和韵律。韵律有2种,一种是“严格韵律”;另一种是“自由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最易体现韵律感,但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这样才能产生节奏韵律感,尽量避免布局呆板。四是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加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
上一篇:织金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及管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