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县奶牛结核病调查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阳性反应为局部有明显的炎性反应,皮厚差等于或大于4 mm以上者,其记录符号为(+)。对进出口牛的检疫,凡皮厚差大于2 mm者,均判为阳性。疑似反应为局部炎性反应不明显,皮厚差在2.1~3.9 mm,其记录符号为(±)。阴性反应为无炎性反应,皮厚差在2 mm以下,其记录符号为(-)。凡判为疑似反应的牛只,于第1次检疫30 d后进行复检,其结果仍为可疑反应时,经30~45 d后再复检,如仍为疑似,应判为阳性。
2结果与分析
在被检的3 169头奶牛中,初检检出阳性结核病牛8头,可疑牛11头,对可疑牛进行了复检,检出阳性牛2头,共检出阳性牛10头,阳性率为0.31%;其中黑白花奶牛阳性数为9头,黄牛阳性数为1头。
3结论与讨论
检测结果表明,化隆县此次结核病阳性率为0.31%。在检出的10头阳性牛中黑白花奶牛9头,阳性率为0.28%;黄牛1头,阳性率为0.03%。说明黑白花奶牛比当地黄牛的结核病感染率高,因为黑白花是良种牛对当地气候适应性差,饲养条件高,对疫病抵抗力比本地黄牛相对较差。建议上级有关部门保证经费,采取果断措施对检出的阳性牛坚决进行无害化处理,以确保人畜健康。对所饲养的奶牛每年进行1次检疫,登记造册,发放奶牛结核病监测合格证。
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皮内试验是目前净化奶牛结核病所采取的主要诊断方法,已成为常规性检疫制度。笔者认为只有每年进行1次奶牛结核病的净化,才能逐步达到控制和消灭奶牛结核病的目的[5-6]。每年2次用结核菌素进行检疫,阳性牛集中隔离(严重的开放性结核病牛及时淘汰进行无害化处理)。病牛生产的小牛隔离饲养,给予生母的初乳,以后喂健康牛乳,按规定进行3次以上检疫,证明为阴性者方可送入假定健康牛群中培育。病牛的乳品,加热至35 ℃经30 min消毒后方可食用。病牛污染的厩舍和隔离牛场可用20%石灰乳、5%来苏儿或5%~10%热碱水或5%漂白粉进行消毒,粪便堆积发酵。新购入的家畜应先隔离饲养,观察3个月,进行2次检疫,确认健康后才可混群。
4参考文献
[1] 王伟忠,杨莉萍,杨晓芳,等.奶牛布鲁氏菌病与结核病的防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3):88-90.
[2] 常明华.青海贵南地区奶牛结核病感染调查[J].中国畜禽种业,2008,4(23):69.
[3] 郭开彬.奶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草业与畜牧,2008(12):39-43.
[4] 杨经纬,呼西旦,张喜悦,等. γ干扰素和变态反应试验诊断奶牛结核病的比较研究[J].中国动物检疫,2008,25(11):31-32.
[5] 秦发才,张瑞山,马锦梅 .奶牛结核病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7):290.
[6] 晁宜林.奶牛结核病检测试验[J].山东畜牧兽医,2008(5):13.
上一篇:奶牛引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