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组易混淆天气现象的辨别方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高学芹 郭春香 时间:2015-01-02

  摘要针对在日常观测中5组易混淆的天气现象,从定义及特征、天气条件、出现时间等方面进行了区分和辨别,观测员在日常观测中正确辨别和记录这些天气现象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天气现象;辨别方法;定义;特征;天气条件   
  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地面上的一些物理现象,在气象学上分为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和其他现象等共34种,是目前每个气象台站必须观测的项目之一。由于技术水平所限,其观测方式以观测员目测辨断为主,在日常观测中,对于有些现象,可采用常规辨别法(即参照其定义)便可直观地进行判断记录,但像有些天气现象特征极其相似时,需要综合参照某些气象要素进行综合判别,才能达到正确判断和记录的目的[1]。笔者将日常观测中几组易混淆的天气现象的辨别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希望对一线观测员在日常观测中判断和记录天气现象时有所帮助。
  1轻雾、扬沙、浮尘和霾
  (1)定义及成因。轻雾是由空气中微小水滴或已湿的吸湿性质粒组成的稀薄雾幕;扬沙是由于风大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变得相当混浊;浮尘多为远处尘沙经上层气流传播而来或为沙尘暴、扬沙出现后尚未下沉的细粒浮游空中而成;霾为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普遍混浊的天气现象[2]。
  (2)对能见度的影响程度。上述4种现象均为视程障碍现象,出现时台站四周有效水平能见度(以下简称能见度)普遍较差,但影响程度不尽相同,轻雾和扬沙出现时能见度一般在1~10 km,当出现轻雾若能见度进一步变差,低于1 km,则轻雾就可能转化为雾了,同理出现扬沙时能见度低于1 km时,则扬沙就有可能转化为沙尘暴了;浮尘和霾出现时水平能见度均在10 km以内,随着强度的逐渐增强,能见度会变得越来越差,甚至几米之内的物体都看不清,而浮尘出现时,如若仰望天空,垂直能见度同样较差[3]。
  (3)颜色辨别。台站出现轻雾时,四周物体似笼罩了1层灰白色稀薄雾幕,有一种朦胧感;出现扬沙时,天空混浊,一片黄色;浮尘出现时远处物体呈土黄色,太阳光线较差甚至辨不清其位置,太阳光常呈苍白或淡黄色;霾出现时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色、红色,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4)天气条件。轻雾出现时空气相对湿度较大,一般在70%以上;扬沙与风力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出现时平均风速一般在7 m/s以上;浮尘出现时一般无风或风力较小;霾出现时一般空气较干燥。
  (5)出现时间。轻雾以早晚出现居多,扬沙、浮尘一般在冷空气过境前后出现,霾在一天中任何时候均可出现。
  2雨、毛毛雨
  (1)定义及特征。雨是滴状的液态降水,下降时清楚可见,强度变化较缓慢,落在水面上会激起波纹和水花,落在干地上可留下湿斑;毛毛雨,稠密、细小而十分均匀的液态降水,下降情况不易分辨,看上去似乎随空气微弱的运动飘浮在空中,徐徐落下。迎面有潮湿感,落在水面无波纹,落在干地上只是均匀地润湿,地面无湿斑。
  (2)雨滴大小。雨下降时雨滴较大(目测直径在0.5 mm以上)可辨,下降如线,强度变化不大;而毛毛雨下降时稠密飘浮,雨滴小而(直径在0.5 mm以下)难辨。
  (3)天气条件及降水云层。雨和毛毛雨时气层一般比较稳定,但两者的降水云层却不同:雨一般降自雨层云、高层云、层积云、高积云中,而毛毛雨一般降自雾和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