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旱灾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宏 茆邦寿 时间:2015-01-02
  摘要西南干旱使当地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的损失。阐述了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了旱灾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西南旱灾;农业;影响;原因;对策
  
  近年来,我国频频遭受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通过对西南旱灾的损失结果分析,笔者充分认识到旱灾对我国农业的危害性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从而尽可能地降低旱灾所带来的损失。
  1西南旱灾对农业的影响
  自2009年9月以来,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市、自治区遭遇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气象干旱,其中云南、广西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贵州省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100年一遇。截至2010年3月23日,西南5个省耕地受旱面积643.6万hm2,作物受旱473.13万hm2, 1 805万人、1 017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旱灾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人畜饮水困难
  越来越多的群众的基本生活受到影响。云南省742万人饮水困难,缺粮人数也达700多万人;贵州省受灾总人口1 728万人,有557万人、26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需要口粮救济的人数为312.9万人;广西有218.12万人、111.1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需要送水才能解决生活饮水的人数为31.86万人,其中百色市18.89万人,河池市12.97万人;四川省受灾人数828.8万人,184.9万人饮水困难,全省138.2万人需救济;重庆有94万人出现饮水困难。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西南干旱地区的人民的基本生活受到影响,面临着重大的生存危机,政府需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解决受灾地区群众目前的饮水困难。
  1.2农业减产严重
  冬小麦、油菜等小春作物绝收或大幅减产,春播、春种难以进行,水稻、玉米等大春作物备耕和生产受到影响。据有关数据显示,云南旱区逾200万hm2农作物受灾,小春作物基本绝收。农业部门预测,粮食产量将下降50%,甘蔗将减产20%;贵州省的农作物受旱面积82.97万hm2,约占夏收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其中重旱28.95万hm2,干枯11.83万hm2;广西农作物受旱面积75.092万hm2,其中轻旱48.92万hm2,重旱23.90万hm2,干枯2.27万hm2;水田缺水15.18万hm2,旱地缺墒33.88万hm2,因旱灾而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4.66亿元;四川省农作物受灾面积51.1万hm2,成灾面积24.8万hm2,绝收面积5.7万hm2;重庆市农作物受害18万hm2,其中重旱4.33万hm2、干枯6 000 hm2、水田缺水15.33万hm2、旱地缺墒10万hm2,42万头牲畜临时饮水困难。
  1.3当地物价上涨
  部分地区受干旱严重影响,农业作物的产量大范围的减产,粮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量严重不足,因此大部分地区农副产品的价格上涨。另外,干旱造成水电发电量减少,一些地方用电偏紧。旱灾既影响生活、生产,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正常秩序。
  2造成干旱损失重大的主要原因
  2.1全球气候变暖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比20世纪50年代多5倍。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云南区域平均气温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变暖趋势,尤其是2001—2006年,云南区域气温增幅达到0.64 ℃,升温的幅度大于全球及北半球的平均值。而1961年以来,云南区域年降水量总体上呈减少的趋势,同时极端降水事件开始增多。分析1961—1976年全球偏冷时段及1987—2006年全球偏暖时段云南平均年降水量及四季降水量发现,偏冷期的秋季、夏季及年降水量比偏暖期多,而且这种差异十分明显。可以得出,气温变暖使云南的降雨减少,进而导致干旱。
  2.2政府投入力度不够
  西南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而在面临着这次特大旱灾时,西南地区抵御灾难的能力却远远不足。在对四川省凉山州的调查中发现,凉山共268座水库,但只有1座大型、1座中型,其余都是小型水库,目前凉山州小型水利缺口在50%以上。在攀枝花市的一些资料中显示,2010年2月全市水利工程共蓄水10 633万m3,比2009年同期减少3 268万m3,减少23.51%。攀枝花市仅有4座中型水库,由于该市地处山区,每个水利工程能覆盖的区域有限,而其他的小型和微型水利工程抗旱作用小,其中一些水利工程长期处于病险状态,缺少及时的恢复修建。缺少抗旱骨干工程,已有水利工程抗旱保障率低。大部分受灾地区都属于贫困地区,财政能力有限,自身无足够的财力修建高质量的水利工程。而国家在对这些老边少地区水利投入又不足,导致在旱灾面临时,这些小型的水利工程设施不能发挥抗旱作用。
  2.3防范意识淡薄
  早在2005年,云南就遭遇了此前50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初夏干旱,那时因旱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超过42亿元、工业经济损失近80亿元。长期以来,一些地区的水利工程处于老化失修、不能正常运行的状态,地方群众和干部缺乏及时修理这些工程设施的防范意识[1]。水库的蓄水量在不断减少,如整个云南省水库蓄水量仅为11亿m3,不足常年的1/2。另外,灌溉利用率低也是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之一。目前,大部分地区灌溉方式落后,田间工程不配套,水库灌区只有干渠和少量支渠,再加上土地瘠薄,导致水、土、肥流失严重。缺乏科学改造灌区节水方式的意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完善相应的设备,导致该区在面临灾难时力不从心。
  3对策
  3.1解决当前应急问题
  一是解决群众饮水问题,这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对旱区的缺水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饮水解困方案,落实供水措施。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各类抗旱设施[2],尽可能多引、多拦、多蓄水。严重缺水的地方,要动员社会组织力量去打井找水并配合组织运水、送水,缓解当前的人畜饮水困难。二是扎实做好春耕备耕。2010年西南地区干旱,小春作物减产已成定局。应采取有效措施,从春耕备耕做起,扎实落实各项农业生产措施,努力克服灾害和不利天气的影响。加大春季田间管理的力度,落实越冬作物促弱转壮的技术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做好化肥、农药、种子等供应,宣传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鼓励农民努力扩大春播面积,努力夺取农业丰收。受旱严重的地区,要通过调整结构、推广抗旱技术,化解农业生产难题。根据不同作物的受灾程度,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受灾较轻的小春作物,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受灾特别严重的,要及时改种。依靠科技力量改变种植结构和模式,引导群众扩大旱育秧面积和旱粮播种面积,搞好水稻、玉米等大春作物的备耕。力争做到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非农补,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三是严密防范森林火灾。持续的干旱使旱区的森林火险长时间处在高危险等级。一定要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强宣传,加强火灾隐患排查,严密监测火情,完善应对预案,努力避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四是保持灾区市场和社会稳定。保证灾区粮油、肉类、蔬菜等市场供应,搞好重要商品物资的运输调度,政府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防止价格大幅波动。避免出现春夏粮荒和因旱致贫。西南旱区贫困面较大,有些地区一次旱灾就可以致贫。相关部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灾民生活救助方案,加大对受灾群众特别是重点旱区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