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玉明 时间:2015-01-02
  摘要介绍了郎溪县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发生特点;发生原因;防治措施;安徽郎溪
  
  细菌性败血症又称暴发性出血病,该病流行广、发病快、周期长、死亡率高(死亡率一般为10%~80%),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90%,对水产养殖危害极大。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是养殖密度大、大量投喂配合饲料、水质较肥而引起的[1]。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水面的不断增加,郎溪县水产养殖实现了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由于管理措施不当,养殖品种交换、引进、运输频繁,检疫制度的缺乏,养殖池塘的老化,加上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等原因,使水体水质趋于恶化,为鱼病病原体的繁殖传播创造了条件,因而鱼病频繁发生,流行面愈来愈广,危害性日趋严重,给水产养殖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制约了郎溪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1发生特点
  一是流行时间长。暴发性出血病在郎溪县流行时间为3月底至11月初,其中5—8月为流行高峰期,发病水温在18~35 ℃,流行高峰期水温为20~30 ℃,并且病情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加剧。二是流行面广。暴发性出血病在郎溪县不论山区或圩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其中以圩区的东夏、幸福、飞里、毕桥等乡镇发病情况严重,山区发病较轻,损失不严重。三是发病品种多、涉及水域广、损失严重。主要特征:病鱼胸鳍、背鳍、尾鳍基部及眼眶周围有明显充血现象,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鳞片竖起,肛门拖粘液粪便[2]。解剖鱼体可见腹腔内有大量红色或淡红色腹水,肠道内没有食物,肠道充血,肝、脾、肾肿大,有瘀血。少数鱼体质瘦弱,无明显症状就出现死亡。在郎溪县的水产养殖中,花鲢、白鲢、鲫鱼、草鱼、鲤鱼、革胡子鲶等均出现暴发性出血病,特别是鲫鱼、草鱼、花鲢、革胡子鲶等尤为严重。在养殖水域中池塘、坝塘、水库、稻田都有发生,其中以池塘发病率广,死亡率高达40%~80%,每年给郎溪县水产品养殖造成近100 t的损失。
  2发生原因
  一是水质恶化。由于高密度的人工养殖,投喂大量人工饲料,致使池中残饵、鱼类粪便等腐殖质增多。造成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多,严重污染了水质,从而导致鱼病发生。二是营养失衡。由于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过多,引起鱼体相关机能紊乱失衡,从而导致鱼体免疫力下降。有些养殖户为了增产增收,促使鱼类快速生长,盲目加大投饲料量,使鱼类摄取的营养物质过剩,鱼类生长过快,从而鱼体免疫力下降。三是盲目用药。在养殖过程中一些养殖户滥用药物、频繁用药,因药物之间搭配不合理造成药物之间复杂的药理反应,对鱼体各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四是管理不科学。水质较肥时不能及时调节水质,致使水质恶化。当鱼病发生时,不能及时有效地防治鱼病,致使鱼病迅速传播、蔓延[3]。五是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多数养殖者缺乏科学养鱼的专业知识,不重视鱼病的预防,没有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有的连基本的清塘消毒工作都不做,致使池塘环境条件普遍老化、恶化,降低了池塘的生产力。六是城镇污水的影响。随着郎溪地区城镇规模的发展壮大和城市工业的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出,造成池塘、坝塘、稻田、水库等养殖水体不同程度的污染。七是缺乏严格的监测和检疫制度。目前,郎溪地区对水产养殖病虫害缺乏准确的宏观监测统计,对防治工作缺乏统一的领导和管理,特别是大量水产养殖新品种的引进,地区与地区之间养殖品种交换、贩运频繁,又缺少鱼种消毒措施和严格的监测和检疫制度,加快了鱼病的传播与蔓延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