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收入的来源及增加途径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康长胜 时间:2015-01-02

  摘要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实力日渐薄弱,村级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影响。而增加村集体收入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解决村集体缺钱办事、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介绍了村集体收入的来源,分析了其增收的误区,并提出增加村集体收入的途径。
  关键词村集体收入;来源;误区;增加途径
  
  自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取消了农业税、村提留、镇统筹,对农民进行粮食综合补贴,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镇、村企业逐步改制,农村集体收入普遍减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日渐薄弱。以海城市为例,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年平均7 420万元,而总支出年平均8 910万元,缺口为1 490万元,即每村年总收入约17万元,年平均正常的经费支出需要21万元,资金缺口4万元,收不抵支,且村集体收入平均每年降低4 000元,年平均下降3%。村级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影响,其管理职能、服务职能也难以充分发挥。只有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才能使村级组织拥有统一支配的雄厚财力,有钱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村兴民富,才能使村委会、党支部得到村民的拥护和爱戴,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巩固党的形象和威信[1]。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困民穷,不但不能为村民谋利,而且还要不断伸手向农民要钱,增加农民负担,违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影响了干群关系和党群关系。长此以往,就有可能动摇党的基础。
  1村集体收入的来源
  1.1村集体收入是村集体资金来源的主体
  尽管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的村提留已被取消,农业税附加也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不复存在,村企业也大部转制,但目前通过发包、租赁、出售等方式经营集体资产取得的收入仍是村集体收入的主要部分。自2003年税改以来,每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年平均约为17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10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59%。在村集体收入中,通过发包机动地、水面、林地、草场及“四荒”等取得的承包收入占92%,通过运营集体资产如出租、出售等取得的收入占8%。
  1.2补助性收入是村集体收入的重要补充
  在每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7万元中,财政转移支付收入有7万元,占41%,是村集体收入第2组成部分。但村委会属于村民自治组织,不是一级政府,不可能所有开支都由上级政府财政预算列支。税费改革后,虽然对村干部报酬、管理费用等实行了转移支付,但村里一些必要的建设,仅靠上级转移支付是不够的。
  2增加村集体收入的误区
  2.1通过节约开支相对增加集体收入
  村集体经济总支出年平均在8 910万元,除去来自财政转移支付的3 110万元外,村集体需要自筹资金5 800万元,即每村每年平均正常的经费支出需要21万元,财政转移支付可解决7万元,村集体需要自筹资金14万元。在支出中,村干部报酬约为6万元,财政转移支付可解决3万元,自筹3万元;管理费用约5万元,财政转移支付可解决0.77万元,自筹4.23万元;村道路维修、文教卫生等各项公益福利事业支出5万元,全部村自筹;农村义务兵家属、计划生育中心户长、护林员、人畜防疫员、五保户、独生子女补助等5万元,财政转移支付可解决3万元,自筹2万元。缩减日常支出项目和金额,靠少花或不花来保持运转的空间几乎不存在。以村干部报酬为例,虽年均在6万元,但如果除财政补助外村无集体收入,则只能兑现3.25万~4.00万元,甚至还要从工资总额中拿出一部分弥补管理费用;村内道路维修每年约2万元,没钱也只能不修或简单糊弄了事;村组织内的辅助管理人员,实行误工补工,村均在2万元左右,但工资经常拖欠。
  2.2通过举债来增加村集体资金
  目前,村级债务负担沉重,化解难度大,进程缓慢。国家及各级政府三令五申严禁借款或贷款等增加村级债务,通过举债获得资金,只能让村集体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债台高筑,经济崩溃,无异于饮鸠止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