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县土地流转现状及建议
摘要详细阐述了广德县土地流转的现状、特点和成效,提出引导建议,以期促进土地流转工作良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土地流转;现状;成效;建议;安徽广德
广德县地处皖东南,面积2 165 km2,全县辖9个乡镇,127个行政村及8个社区,4 214个村民组,12.1万户农户,总人口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农村劳动力30.5万人。全县耕地面积2.8万hm2,山场12.67万hm2,水面6 600 hm2。1995年,根据省市统一部署,该县组织开展了第2轮土地承包,共签订农业承包合同11.9万份,发包耕地2.8万hm2。自《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该县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户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县土地流转呈现快速发展。土地流转的积极推进,有效地促进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效益的提升[1]。
1土地流转的现状及特点
截至2009年底,全县共流转土地6 800 hm2,其中耕地1 500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2%;林地5 400 hm2,占林地总数的4.3%。全县土地流转共涉及农户7 356户,占农户总数的6.1%。从土地流转现状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流转形式多样化。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各地根据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土地流转呈现多种形式。①反租倒包。由村民委员会通过做好农户的协调工作,从农户手中租用田地,再倒包给其他经营户。这是该县较为典型的流转方式,其特点是面积较大,往往连片,容易形成规模经营。而经营户又大都是农业龙头企业,他们会经营、善管理、组织性强,经济实力较雄厚,能使群众放心地出租承包地。同时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们由于有村委会组织协调,也便于与农户沟通。这是该县较为典型的流转方式。②转包。农户将承包土地直接转包给他人,收取一定数额的转包金。这种形式是全县比较普遍的农户小面积流转形式,其特点是分散、期限较短,转包标的不固定,往往无书面协议,只是口头约定[2]。③租赁。这是该县山场流转的主要形式。全县5 400 hm2流转山场中90%为租赁,一般是乡、村、组集体村场以招标形式,拍租给龙头企业或经营大户,另一方面是经营大户连片租赁农户山场。④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这种形式是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与农户签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从事农业规模经营。⑤代耕。农户将承包土地无偿转给其他人耕种,大多数出现在亲朋好友、邻里乡亲之间,也不签订书面协议,只要双方同意就行。这是一种隐性的流转形式,在广德县农村比较普遍。二是流转呈现规模化,流转对象逐步向大户集中。土地流转对象主要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全县80%的林地流转对象和60%的耕地流转对象大多是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全县规模流转面积累计达5 200 hm2,占流转总面积的77.6%。三是流转费用逐年提高。土地流转费用随时间推移而逐年提高,林地由起初的每年150~750元/hm2,提高到现在的最高每年450元/hm2。耕地则根据地理条件不同也逐年提升,由早期的每年2 250 kg/hm2稻谷(或3 000元/hm2),提高到现在的每年3 750~4 500 kg/hm2稻谷(或7 500元/hm2)。耕地流转费用多以实物稻谷折算,这样不易受物价升高和人民币贬值影响,能确保流转合同的公正、稳定。四是流转期限逐步延长。根据流转形式不同,流转期限也存在差别,一般代耕及小面积流转期限较短,以1年为定;规模流转一般期限较长,耕地流转一般由起初的5~10年,逐步延长至第2轮土地承包到期。林地流转期限一般都在5~10年以上,多为30~50年。期限的延长,有利于经营者加大投入,增强地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