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高原地区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作者:虎彦芳 谢荣芳 张琼芝 李琼仙 张本岚

  摘要介绍了滇东高原地区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包括抗旱品种选择、培育壮苗、适时移栽、抢墒覆膜、科学施肥和使用保水剂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滇东高原地区玉米的生产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滇东高原地区
  
  2009年7月至今,云南省平均降雨量比多年来同期减少207 mm,同期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相比偏高1.7 ℃,降雨量和气温均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记录,尤其是滇东高原地区会泽县的干旱程度达到百年一遇,旱灾已使会泽县秋冬播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90%以上。玉米是会泽县播种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2009年完成播种面积1.89万hm2,2010年,由于干旱水稻面积减少,玉米在原计划1.87万hm2的基础上又增加1 333.33 hm2。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收益,将旱灾所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滇东高原地区玉米必须采取抗旱栽培措施。现将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抗旱品种选择
  选择抗旱性强、适应性广、稳产性好、耐密植的中早熟杂交种,根据滇东高原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多年实践可选择会单4号、云瑞6号、云瑞8号等品种。
  2 培育壮苗
  2.1育苗时间
  根据大田移栽的时间确定玉米的播种育苗时间,正常年份的一般田块,会泽县的玉米播种期一般在清明节前后,而在具备湿直播条件的大井镇、乐业镇等低热河谷、两江流域的中低海拔的玉米种植区域,应适当推迟播种期,在谷雨节后、立夏节前采取抗旱播种。此时一般为大田移栽期前25 d。
  2.2育秧前准备
  应选择水源较近、背风向阳的地块作为苗床地,采用软塑盘育秧,规格有34 cm×56 cm(54孔穴、70孔穴),也可用营养袋等进行育苗。营养土的配制方法为:用1 050 kg/hm2细土、450 kg/hm2细碎的腐熟农家肥、75 kg/hm2普钙充分拌匀。
  2.3播种
  54孔塑盘播种2粒/孔,70孔塑盘播种1粒/孔;仔细检查,避免少播、漏播,并及时浇透水,再撒盖一层细粪土,覆盖打孔薄膜;同时注意营养袋土壤干湿程度,及时补充水分,保持湿润。
  2.4苗床管理
  种子出苗后,应及时揭去薄膜,以利于通风透光,防止高温烧苗(白天揭膜,晚上盖膜),同时浇一次透水,充分保持土壤湿润。幼苗二叶一心期时,视苗株长势情况,用尿素15~30 kg/hm2对水600~750 kg/hm2进行叶面喷施,促使苗株生长健壮,防止脱肥,此后尽量少浇水,控水蹲苗,以促进根系生长。移栽前2 d停止浇水,保持土壤干爽,以便于取苗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