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蒋咏 张明亮 李洪杰 时间:2015-01-02
  (3)肥水管理不当,田间管理不及时。如拔节期肥水过多,特别是氮肥过量,使茎叶疯长,拔节过猛,节间机械组织发育不良,果穗以下节间伸长过度,果穗位置相应升高,易倒伏;播种过浅,中耕培土不及时,使根系发育不良,扎根浅,易遭灾倒伏。
  3.3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种植密度过大会造成田间郁蔽,植株之间相互遮阳会使茎秆徒长、纤细,极易发生倒伏。所以,生产中要按照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在一般生产条件下,尽量不要超过品种推荐种植密度的上限。
  (2)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缺钾地区要特别注意增施钾肥,以增强茎秆强度,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另外,尽可能避免在拔节期一次性追施氮肥,应将氮肥分成苗肥(或种肥)和穗肥2次追施。
  (3)培土。在多风地区,于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以促进气生根发育,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4)蹲苗。苗期有旺长趋势的田块,可采用中耕断根和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进行蹲苗,从而有效防止玉米倒伏。但进行蹲苗的地块一般只适合于地力比较壮、土壤墒情比较好和有旺长趋势的地块,蹲苗时间不宜太长,在拔节之前一定要结束,否则会影响果穗分化。
  (5)采用化控技术。种植密度比较大、有倒伏危险的地块,可在拔节以后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来抑制株高,降低植株重心。但在应用化控技术时,一定要根据药剂说明书来严格掌握药剂用量和施用时间,否则也会造成减产。
  (6)倒伏后的对策。玉米发生倒伏以后,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发生根倒的地块,在雨后应尽快人工扶直植株并进行培土,以便重新将植株固牢。发生弯倒的地块,雨后可用竹竿轻轻挑动植株,抖落植株上的雨水,以减轻植株压力,待天晴后让植株慢慢恢复直立生长。但在抖落雨水时尽量不要翻动植株,以防人为造成茎秆折断。发生茎秆折断的玉米地块,要根据发生程度来区别对待。茎秆折断情况比较严重的地块,将玉米植株割除作为青饲料,然后再采取一定的补种措施;茎秆折断比例较小的地块,应将茎秆折断的植株尽早割除。
  
  4参考文献
  [1] 赵仁贵.玉米栽培与加工[M].长春:吉林电子出版社,2009.
  [2] 刘俊明.辽宁玉米栽培[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 王成玉.法库县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3):84-85.
  [4] 乔宏伟,武月莲,守凤波,等.主要病害及倒伏对夏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00-1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