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连作田水稻生理性青枯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梅荣 时间:2015-01-02
  2.4水稻品种抗逆性差异的影响
  据近几年田间发病情况观察,不同水稻品种发病程度表现有所差异,如淮稻9号、扬辐粳8号、徐稻3号等品种的青枯病发生较重,通常为大穗型水稻品种及稻株易倒伏的品种病害发生较重。中熟粳稻病害重于迟熟粳稻。
  2.5台风、气温剧变天气是引发青枯病的直接诱因
  水稻是喜温植物,粳稻灌浆期适宜温度为20~28 ℃,楚州区近几年来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技术,水稻生育期推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秋分至寒露)为灌浆期,此阶段气温变化较大,时常还有台风天气,气温往往会陡降,最低温度可降至13 ℃以下。2007年10月8—9日受台风和北方冷空气共同影响,气温从10月7日最高温度27.1 ℃降至10月9日最低温度12.4 ℃。2008年9月下旬、10月上旬出现2次降温过程,10月8日最低温度下降至11.9 ℃。在低温情况下水稻代谢加快,抗性下降,台风及阴雨天过后天气陡晴,气温陡升,蒸腾作用加快,引起生理失水,导致突然青枯死亡。
  3防治对策
  3.1合理轮作,完善耕作制度
  采取轮作换茬,在免少耕已基本普及的情况下,推行轮作(深耕)制,进一步完善耕作制度。秋播麦熟为轮耕,每2~3年耕翻1次;夏播稻熟为普耕,改一次性旋耕为深耕再旋耕碎土的2次耕作。抛秧、直播等轻简种植方式的,更要做好轮耕深耕,对于沙质土壤田块,要加强改良措施,采取手栽稻作方式,并推广应用成熟期早的早中熟的水稻品种,以避开可能的诱发青枯病的低温天气[2]。
  3.2科学施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
  科学施肥、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等措施进行土壤改良,加强土壤质量建设。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有关规定,实施标准化农田建设,努力提高耕地质量水平。推行秸秆全量还田技术,用足有机肥源,大力发展畜牧业,积极恢复农田有机肥投入水平,开展测土配方平衡配套施肥。改变偏施氮肥和后期氮肥偏高状况,采取降氮增磷钾添微肥。
  3.3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逆性
  可以选择扎根深、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发挥其抗青枯病的能力。在水稻生长中期适时适度加重搁田,促进根系下扎生长,水稻生长期要避免长期深水灌溉,抽穗期后保持间隙灌溉,清水硬板,以水调气促根,增强根系活力,增强水稻抗逆性能。后期防止断水过早,在收割前7~10 d上最后一次跑马水,才可断水,低温来临前要采取保护性上水措施,以降低低温的影响[3]。
  3.4喷施叶面肥,控制早衰
  在水稻穗期喷施叶面肥,调节水稻生理机能,保叶养根,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促进植株养分水分运转,增强水稻抗逆性[4]。可以在水稻生长盛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各喷施1次,可结合水稻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治肥药混喷。生产实践证明,水稻穗期喷施叶面肥料能显著降低青枯病的发生。腐殖酸类、氨基酸类、微肥激素类叶面肥料都可使用,可根据水稻的长势和营养状况选用。
  
  4参考文献
  [1] 陆廷鹤,瞿廷广.沿江地区水稻生理必青枯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对策[J].农业装备技术,2006(4):31-32.
  [2] 万靓军,霍中洋,张洪程,等.水稻生理性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4(4):682-744
  [3] 苑战利,付玉,郑洪艳.水稻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J].垦殖与稻作,2006(2):41-42.
  [4] 倪凤君,毕春彦,吴东梅.水稻生理病害的诊断与防治[J].黑龙江农业,2003(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