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作者:孙远宏 吴怀刚 柏新盛 程如花
摘要阐述了凤阳县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特点与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以为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安徽凤阳
二化螟是凤阳县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随着耕作方式及种植模式的改变,凤阳县水稻二化螟的为害也在发生变化。平原稻区因主要采取旋耕机耕作,田间没有大量稻桩残存;稻草大多也被焚烧,大大降低了二化螟的越冬寄主,水稻二化螟发生程度有所下降;而红星、梅市、燃灯、凤阳山等丘陵稻区,因越冬寄主多,水稻二化螟有逐年加重趋势。
1发生特点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为杂食性害虫。寄主植物有水稻、茭白、甘蔗、高梁、玉米、小麦、蚕豆、油菜等[1]。以幼虫为害水稻,初孵幼虫首先群集在水稻叶鞘内取食,破坏叶片的输导组织,造成枯鞘,2龄以后幼虫开始蛀入稻柱内为害,水稻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造成死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成熟期造成虫伤株。初孵幼虫在水稻苗期一般分散为害或几条幼虫集中为害,在大的稻株上,一般先集中为害,数十至百余条幼虫集中在一稻株叶鞘内,至3龄幼虫后才转株为害。枯心苗和白穗对水稻的产量造成影响主要是减少了有效穗数,虫伤株对水稻的危害则是明显降低千粒重和增加空瘪粒,受二化螟危害后的水稻还易引起倒伏,造成减产。
2发生规律
据调查,二化螟在凤阳县1年发生2代,以4~6龄的老熟幼虫在稻桩、稻草、茭白、三棱草和其他田间禾本科等作物残体内越冬。越冬幼虫在翌年5月上旬开始陆续羽化,5月下旬进入盛发期。成虫白天潜伏在稻株近水面处,夜晚活动,有较强的趋光性,卵多产于叶背或叶鞘上,结成椭圆形卵块。苗期和分蘖期多产在茎部2~3叶尖端3~7 cm处,分蘖后期和圆秆抽穗期多产于近水面的叶鞘上,以第2代叶鞘最多。因此,凤阳县1代二化螟主要在秧田和早栽大田中为害。
由于二化螟越冬场所、成虫羽化时间不同,发生时间拉得很长。因此,每代一次防治很难控制其危害。根据二化螟发生期长的特点,防治上必须贯彻“狠治1代压低基数,决战2代保丰收”的策略。主要依据:一是1代发生在秧田和水稻生长前期,此时用药,由于水稻群体较小,药剂很容易喷到水稻全株,到了2代,水稻已进入生长后期,群体较大,喷药的质量很难保证;二是1代防治容易掌握适期,只要看到田间枯鞘开始增多时就可用药防治,并且防治效果十分明显。因此,二化螟的防治必须抓住6月上旬1代发生的有利时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化螟的发生危害程度还与水稻播栽期和后期氮肥的使用量等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水稻播栽时间过早,有效虫源增加,发生就重;后期氮肥使用量过高,水稻植株嫩绿,能诱集二化螟多产卵,并且还能使二化螟虫体增重,提高繁殖能力。因此,适当推迟水稻播栽期和减少后期氮肥使用量,有利于控制二化螟的危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