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绿化工程的过程管理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关键。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确保、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及监控措施,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得到落实。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重点要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现场管理[4]。
4.1提高职工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责任感、事业心、质量观、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等均直接影响工程质量。项目负责人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园林绿化职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增强质量观和责任感,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负责地搞好本职工作,以优秀的工作质量,创造优质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4.2严格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
在园林绿化施工建设中,绿化要投入大量的土方、苗木等,应对苗木的品种、株型、冠幅、高度、干径、土球、根系发育情况等严格把关,选择符合设计要求、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通过严格把关,使各种原材料符合工程质量的标准和要求。
4.3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
一是重视土壤的处理工作。土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植物今后的生长,地形的平整度也要符合相关要求。二是定点放线的处理。绿化工程放线要符合设计的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种植穴标明中心位置,种植槽边线,但特殊情况下需要灵活处理,适当做些调整。三是苗木栽植前应对苗木根系、树冠进行修剪。带土球的乔木栽植时,种植穴底不能有建筑垃圾和杂物,种植穴要提前挖好并符合乔木种植标准要求。种植时要把苗木扶正,注意观察面的朝向,填土时要分层压实,不留空隙,及时浇水,打支撑,确保种植后绿化的景观效果。
5遵循规律,掌握技术,做好后期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结束后,为更好地维护体现绿化景观效果,根据不同植物的习性和生长特点,在不同的地区和季节或小气候条件下,有不同的技术要求,要加强专业技术的指导,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遵循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因地、因时、因对象地做好养护管理工作。
5.1在养护管理中要及时浇水
注意观察土壤干旱程度,保持土壤湿润,以确保苗木生长必需的含水量。要加强巡视检查,注意浇水时期,保活水,生长水、冬水,除上述三大时期浇水外,给植物施肥后应立即灌水,保证根系吸收。
5.2注意中耕除草,合理施肥
园林绿化工程完成后,如杂草丛生影响观赏效果,且与苗木争夺水分、养分,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则要及时除草、中耕,提高土壤透气性,并根据土壤状况及苗木生长需要,及时补充苗木所需肥料。
5.3注意整形修剪
为了提高苗木的观赏和经济价值,及时整形修剪,改造树苗的形态结构,调节平衡树势,调节营养生长。对不同树种、分枝,不同习性,以及不同的观赏效果,进行不同的修剪,一般分为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修剪。
5.4加强病虫害防治
在后期检查管理过程中,要掌握各种病虫害发生时间和特点,及时有针对性地防治,争取在早期控制病虫害发展,以防为主,防早,防小,慎重对待,科学防治,同时保护环境,减少农药污染。
6参考文献
[1] 童勇军.高校校园绿化调整与改造的实践与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9,21(5):75-78.
[2] 张海霞.谈高校后勤改革中的绿化管理[J].江苏绿化,2001(6):9.
[3] 于广春.关于高校校园绿化改造的探讨[J].广东园林,2000(3):20-23.
[4] 王文友.高校校园规划和绿化[J].建筑学报,1991(3):2-6.
上一篇:对景宁县城边生态景观林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城市道路绿化中植物色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