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台树的开发利用及播种育苗造林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潘祖全 齐孝连 时间:2015-01-02
  摘要阐述了灯台树的开发利用价值与播种造林技术,对保护灯台树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灯台树;播种育苗;开发利用
  
  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别名六角树、女儿木,为山茱萸科灯台树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属暖温带树种,性喜阳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多生于湿润山谷、河旁或阴坡的杂木林中,能自成小群落。适应性强,生长极快,宜在肥沃、湿润、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1]。为了更好地保护灯台树资源,做到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现将灯台树开发利用价值及播种造林技术总结如下,以供林业或园林工作者参考。
  1灯台树开发利用价值
  1.1用材价值
  灯台树的木材黄白色或黄褐白色,心材与边材区别不明显,有光泽,纹理直而坚硬,细致均匀,易干燥,不耐腐,易切削,车旋性好,可供建筑、家具、玩具、雕刻、铅笔杆、车厢、农具及制胶合板等用材。
  1.2园林观赏价值
  灯台树是优良的园林绿化彩叶树种及我国南方著名的秋色树种;同时落叶层厚,具有改良土壤、涵养水源的功能。灯台树核果球形,初为紫红色,成熟后变为蓝黑色。果熟后酸甜,不仅人能食,而且也是鸟类喜爱的食料。灯台树生长迅速,优美奇特的树姿、繁茂的绿叶、素雅的花朵、紫红色的枝条,以及花后绿叶红果,惟妙惟肖的组合,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园林、公园、庭院、风景区等绿化、置景的佳选,也是优良的集观树、观花、观叶为一体的彩叶树种,被称为园林绿化中彩叶树种的珍品。适宜在草地孤植、丛植,或于夏季湿润山谷或山坡、湖(池)畔与其他树木混植营造风景树,也可在园林中栽植作庭荫树或公路、街道两旁栽植作行道树,更适于森林公园和自然风景区作秋色叶树种片植营造风景林[2]。
  1.3药用及其他价值
  灯台树的根、叶、树皮均含有吲哚类生物碱,有毒,入药具有镇静、消炎止痛、化痰等功效。在我国民间,树皮可用来治头痛、伤风、百日咳、支气管炎、妊娠呕吐、溃疡出血等。此外,树皮含糠质,可提制栲胶。种子含油率22.9%,可榨油制肥皂及润滑油;茎、叶的白色乳汁还可以用作橡胶及口香糖原料;叶作饲料及肥料;花是蜜源。
  2播种造林技术
  2.1种子采集
  灯台树一般10年开花结果,10~30年为结果盛期,一般花期在5—6月,果熟期在9—10月。当果皮由绿色转为绿褐色时预示种子成熟,灯台树种子带翅,极容易飞散,所以要及时采收。果实采回后,放入清水中浸泡几小时,沤烂后搓去外果皮及果肉,淘洗核果。洗净后,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 h或用0.3%硫酸铜溶液浸种4~6 h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阴干。将种子与干净的湿河沙按1∶3的比例混拌均匀,装于编织袋中备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