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3发展对策
(1)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一是要抓紧实施城区农产品田地外移,远离工矿企业等污染源;二是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做好新的基地环境影响评价,对基地大气、水质、土壤等综合检测,对不适宜的土地不再发展为农产品种植基地;三是要分步实施,重点扶持,对有条件的城区先行发展,并积极引导农民生产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四是对目前污染严重的农产品种植基地,一方面通过城市化发展作为建成区用地,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发展花卉种植、苗圃业等来取代农产品的种植[2]。
(2)抓住产地和市场2个重要环节,强化源头控制。要加强对产地环境的监测,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动态管理,以保证产地环境符合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要求。做到定期监测与抽测相结合,并定期公布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状况,促进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优胜劣汰。要加大对蔬菜等农产品入市的检测力度,对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要重点监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仅要开展农药残留监测,对蔬菜等农产品本身质量还应进行监测,对有毒有害物质超限量标准的不合格产品禁止销售,并由有关部门依法进行查处和源头追溯治理。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检测行为,确保市场检测真正起到作用。
(3)加强技术培训,规范生产经营行为。要结合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提高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准确把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要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者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目标,实施生产全过程治理,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确保产品适销对路和实现优质优价[3]。
(4)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合理引导消费需求。在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通过农交会、绿博会等农产品展览展示活动,大力推介和推广认证产品。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全面树立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促进农产品国内外贸易[4]。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农产品产销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农产品集散地设立无公害农产品专销网点、柜台和展示区。要充分利用当地农业信息网,尽快建立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公共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认证等信息,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网上交易。各地要充分利用公共传媒,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的宣传,提高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通过扩大消费需求拉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贸易和流通。
4参考文献
[1] 芦静,温晓荣,罗鸿.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的思考[J].现代种业,2009(1):10.
[2] 罗风莲,夏延斌,欧阳建勋,等.我国无公害农业生产发展对策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8(19):321-322,324.
[3] 李霞.加强档案建设保证食品安全[J].兰台世界:上半月,2008(11):20-21.
[4] 郭慧飞.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分析与对策[J].现代种业,2009(1):9-10.
下一篇:河道生态护岸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