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从整个农业来看,普遍存在队伍不稳、人心涣散、工作松散等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用人机制不科学,所学专业的技术人员进不到对口单位工作,非专业人员却时常占编。二是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现象,导致工作开展困难。三是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层人员的办公条件、生活条件差,社会地位低下,靠吃财政饭,没有其他的来源收入,发挥不了应有的积极推动作用。
2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应对措施
2.1改善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
一是着力改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办公设施条件,让基层工作人员留得住,能安心开展工作。二是加大农业科技工作的投入。通过财政预算或信用部门解决一定的科技示范经费,为农业科技工作开拓创新创造条件。三是营造农业科技工作的积极氛围。对农业科技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的优秀事迹,要善于挖掘,善于推介,并对其中德才兼备的予以优先提拔。必要时可出台一些优惠政策,让具有中级职称的一线技术人员享受科级干部的待遇[1]。
2.2壮大农业技术人才的队伍
一是发挥现有的农业技术人才优势,充分利用人才资源,鼓励县直部门的农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到生产一线、到乡村组具体指导工作。二是培育农村乡土人才,健全乡土人才评聘机制,将农村中的“种养大户”、“流通大户”、“土专家”、“田秀才”等人才吸纳进来,壮大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三是引进外地优秀人才和高校毕业生。通过技术入股、基地免费等优惠政策和建立科技创新园等,积极争取龙头企业和高级人才、优秀人才的进驻,开发新、特、优的产业,引领周边群众致富,通过全方位开发人才资源,最大程度地整合壮大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2]。
2.3提高农业技术人才的业务水平
一是加大对技术干部和乡土人才的培训力度,不断使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把所学的新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技术干部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打造施展才华的平台[3]。如建立县、乡人才结对联系制度或互动交流机制,促进2级人才共同提高;定期对县、乡、村技术人才进行知识更新;选派有能力、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去高等院校或发达地区学习深造。
2.4健全农业技术人才的管理机制
一是严格目标考核奖惩,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能上能下制度和工作业绩与绩效工资挂钩制度。二是进一步完善县、乡、村的农业3级机构[4]。明确各级工作职责,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理念。通过完善管理服务机构,从而形成县、乡、村3级农业服务一体化的网络。三是加强人才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增强集体荣誉感。
3参考文献
[1] 曹根荣.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浙江人事,2006(6):22-23.
[2] 陈效庚.河沣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现状、问题及对策[J].太原科技,2003(6):1,3.
[3] 蒋祝龄.应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人才的作用[J].湖南农业,2005(9):23.
[4] 王树新,张绪华.全面奔小康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加强[J].安徽科技,2003(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