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白痢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旭 时间:2015-01-02

  摘要仔猪白痢是仔猪常见疾病,介绍了该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治疗方法,并在分析该病病因的基础上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对减少仔猪白痢发生、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仔猪白痢;发生;防治措施
  
  仔猪白痢主要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1]。临床上以下痢,排乳白色、灰白色浆状、糊状粪便为特征。一般发于10~30日龄的仔猪,多发于10~20日龄仔猪,常见全窝或部分仔猪发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早春及夏季炎热季节多发,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很大,直接影响养猪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控制和减少仔猪白痢的发生。
  1临床症状
  仔猪病初体温正常,食欲、精神无明显变化,排乳白、灰白、淡黄或黄绿色、内含黏液的粪便。随着腹泻次数增多,排泄物腥臭而稀薄,有时混有气泡,继之病情加重,精神萎顿、畏寒、食欲不振,喜聚群或朝阳,吃奶减少或不吃,仔猪逐渐消瘦,被毛粗乱无光,尾和后肢被粪便污染,肛门发红,大便失禁,站立不稳、背部拱起,反射麻痹,行走时,四肢无力,共济失调[2]。严重的脱水、眼凹陷,并发肺炎,咳嗽、呼吸增快。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发病1周左右死亡,有的转为慢性拉稀,即使恢复,多数生长不良而形成“僵猪”。
  2病理变化
  病死仔猪尸体外表苍白、消瘦。剖检胃内有凝乳块,结肠内有气体,内容物呈浆糊状,色乳白或灰白,部分黏膜充血,其余大部分黏膜苍白,肠系膜淋巴结有水肿,实质脏器无明显变化[3]。
  3治疗方法
  治疗白痢的方法虽然很多,但往往效果较慢,且易复发,笔者根据多次临床验证,使用下列中药配方(止痢散):双花20 g、龙胆草15 g、白头翁15 g、白芍15 g、地榆25 g、黄芩20 g、秦皮15 g、黄柏15 g、陈皮10 g、通草10 g,一起煮沸,给仔猪服用。若母猪无乳者加白术、炮甲、留行子;母猪奶多浓者加焦山楂;母猪产后有热重用二花、黄柏;夏天多用白头翁、地榆;冬天适当加炮姜;湿重者加茯苓、泽泻。
  4临床病例
  2007年至今,笔者在张桥、连江、二龙、严桥4个乡镇,共使用上述药方治疗67窝794头仔猪白痢,治愈率达92%。仔猪多为产后15日龄左右发病,病初排乳白色条状粪便,后期全部发病,排灰白色、黄绿色、带有假膜的稀便,经用泻痢停、氟哌酸等药物单方治疗没有明显好转。发病母猪多数卧多立少不愿哺乳,说明母猪乳汁不多;大便干结呈球;热象严重。如给母猪投喂上述“止痢散” 2副,3 d后痊愈。
  5病因分析
  5.1母源抗体降低
  初生仔猪具有免受大肠杆菌侵害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初乳时获得母源抗体,具有一定的保护力,经母猪初乳获得的抗体随着日龄增长,仔猪体内母源抗体含量逐渐减少,到10日龄后,母源抗体已低于保护水平,此时一旦病菌入侵,极易发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