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的发生与诊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保松 时间:2015-01-02

  摘要造成鸡新城疫发病的原因有很多,其对养鸡业的危害也很大。为此,分析了鸡新城疫误诊的原因,同时提出鸡新城疫的正确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控措施,以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鸡新城疫;发生;诊治
  
  鸡新城疫又称“鸡瘟”,其对养鸡业的危害十分大。当前,对该病的诊断和预防水平虽然比过去有很大提高,但对免疫接种过的鸡群患新城疫往往容易发生误诊,而使疫情扩大、蔓延。有的对免疫程序未能因地(场)制宜作适当调整,结果造成免疫失败[1]。现就提高鸡新城疫的诊断和预防水平谈几点体会。
  1造成鸡新城疫误诊的原因
  (1)鸡新城疫的流行特点发生改变。慢性鸡新城疫广泛流行,产蛋鸡表现为产蛋量下降、精神不振、食欲下降,鸡群中只有极少数死亡。死亡的鸡无典型病变,腺胃不出血,只见肠道黏膜呈现卡他性炎症,有局部出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
  (2)雏鸡发生鸡新城疫无典型症状而死亡。最早的是6日龄发病,个别报道3日龄就有发病的。其主要症状是:雏鸡聚堆、精神萎顿、闭眼、不食、呈昏睡状、羽毛松乱、伸颈、张口喘气等。死后剖检,见心冠脂肪有针尖大小出血点,不仔细观察极易被忽视。此外,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有的泄殖腔有小出血点,有时可见个别鸡气囊炎、气管炎或肠炎等变化,而其他脏器无变化。随着年龄增长,症状和病变才逐步明显。一般人认为,7日龄以内的雏鸡不发生鸡新城疫,因为有母源抗体存在。而事实证明,由于有的雏鸡体弱,卵黄吸收不佳或种鸡抗体效价低等原因,母源抗体效价较低,致使7日龄以下的雏鸡也可能发生鸡新城疫[2]。
  (3)许多人以书本上所讲授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来判断鸡新城疫,而现在发生的鸡新城疫常常不出现典型症状和腺胃出血等典型病理变化,因此易造成误诊。
  (4)对鸡新城疫疫苗过于相信。认为应用SPF IV系疫苗对鸡滴鼻、点眼后,免疫期可达3个月,用Ⅰ疫苗免疫期可达1.0~1.5年,忽略了免疫接种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结果鸡在免疫期内发病,表现症状及死因不明,只是表现为产蛋量减少和呼吸道的症状,个别死亡的鸡又不出现腺胃出血等典型病变,因此易被错诊为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等。
  (5)老鸡场和老养鸡专业户(养鸡4~5年以上),由于被污染机会增多,鸡的多种传染病、寄生虫疾病或代谢病等群发,混合感染疾病,炎症疾病增多,而实验室诊断水平有限,多数人是凭自己的实际经验诊断鸡病。因此,容易出现对非典型鸡新城疫的误诊。
  (6)鸡新城疫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不典型。一是书本上讲的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指的是没有免疫过的鸡。而现在发生鸡新城疫的鸡多为免疫过的鸡或是雏鸡体内还有一定量母源抗体的鸡,只是抗体效价不足以抵抗强毒而发病。这样发病的鸡,其症状和病理变化差异较大。二是自然界存在的鸡新城疫病毒株,其毒力强弱差别大,或者是强毒株在环境和化学药品的作用下,毒力减弱,对鸡的致病作用和对组织脏器发生的病理反应不同,变化也不同。
  2及时正确地诊断鸡新城疫
  对于典型的鸡新城疫,一般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典型症状及病理剖检变化并不难确诊。而对免疫过的鸡群发生非典型的鸡新城疫、7日龄左右的雏鸡发生鸡新城疫,应按系统诊断程序确诊。进一步确诊,最好是采集病料送实验室作病毒分离培养鉴定。常用9~10日龄鸡胚接种,对2~3 d典型死亡的鸡胚,取尿囊液作血球凝集和血球凝集抑制实验来确诊,当前也可用测定抗体效价是否异常来确诊鸡新城疫[3]。一般感染鸡7 d后,血球中抗体效价开始上升,2~3周达高峰。用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的鸡群抗体效价多在640倍以下,而经强毒感染的鸡群,抗体效价可达1 280倍以上。因此,可根据抗体效价异常升高,作为诊断鸡新城疫的依据。次外,诊断时必须考虑类症疾病,鉴别诊断。如呼吸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痘、霉形体病、曲霉菌病等;出现神经症状的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脑脊髓炎、微量元素硒和VE缺乏症、VB缺乏症等,在全面掌握上述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和病理变化规律的前提下,就不难对鸡新城疫进行鉴别诊断。当然也必须熟知鸡大肠杆菌等特殊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