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县茶叶生长气候条件及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水分是茶叶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愈幼嫩的部位含水量愈高。幼嫩的新梢含水量达75%~80%,老叶一般在50%左右。茶叶在降雨量高达6 000 mm、低至600 mm的地区均能生长。但茶叶枝叶繁茂,蒸腾旺盛,加之不断采摘幼嫩梢叶,因此茶叶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据研究每生产1 kg鲜茶,茶叶平均耗水量达1 000~1 270 kg。从高产、稳产的要求来看,年降雨量最好在1 500 mm左右,而且生长季节的降雨量最好在1 000 mm左右。
1.4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条件也是茶叶生产的重要因子。铜陵县3月中旬至4月中旬连续3 d日平均气温在10~15 ℃,且月平均相对湿度>80%,为有利优质茶叶生产的气候指标;3月中旬至4月中旬连续3 d日平均气温>20 ℃,或最高温度>25 ℃,且日平均相对湿度<70%,为不利优质茶叶生产的气候指标。铜陵县是完全符合的,故有利于茶叶的生产。
2铜鼓县茶叶生产的高产技术
2.1选择优良品种,营造防护林
根据农业气候相似原理,应选择适宜铜鼓县气候,且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无性系良种[3-4]。茶树属半阴性植物,建园时必须在茶丛周围营造杉树、香樟等防护林和遮荫树。夏季茶园植树遮荫,可降低叶温和气温,提高空气湿度,减弱太阳直接辐射强度,使茶叶持嫩性强。遮荫树落叶形成的覆盖层,可减少土表蒸发和径流、涵养水源,并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创造较好的土壤气候条件[5-6]。
2.2合理密植
茶叶产量由树冠上各次采摘时新梢的数量及叶片重量组成。因此,合理密植、增加覆盖度、扩大采摘面,提高茶树对光能的利用率,可增加茶叶的产量。铜鼓县各地的光照条件都较好,日照时数较多,但是光能利用率普遍较低。可合理密植,一般栽1.95万~2.25万株/hm2;密植3万株/hm2,采用双条植式为3.9万丛/hm2,即11.25万~11.70万株/hm2。培养树冠,要求第3年茶树覆盖度达60%以上,第4年达75%以上,开采产量达750 kg/hm2以上。
2.3病虫害防治
为了避免夏季高温干旱危害,应选择有水源、向阳、坡度25°以下、土质好(pH值4.5~6.5,土层较厚)的地方开辟茶园。清明前后,用石硫合剂或50%甲基托布津和杀灭菊酯等防治叶枯病和杀死茶树上的越冬虫卵及茶黑毒蛾;立夏至夏至用杀灭菊酯等防治茶尺蠖、小绿叶蝉等害虫。
2.4适时合理采茶
根据茶树具有早采早发、晚采晚发的特性和“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是把草”的经验,一般春茶开采期确定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初日7 d后至5月10日;夏茶开采期在稳定通过20 ℃初日至7月10日;秋茶开采期在日平均气温升达30 ℃时至9月。开采标准一般为春茶新梢在树冠面上达10%~15%、夏秋茶达10%时为宜,细嫩名茶达5%即可开采。
3参考文献
[1] 王远泰,雷玄肆.浮梁县发展茶叶生产的气象条件分析[J].江西气象科技,2005(2):31-32.
[2] 李云杰.宜宾县茶叶生产适应性气候分析[J].四川气象,2005(4):40-41.
[3] 邹正金.整合茶叶资源做强茶叶产业[J].中国茶叶,2005(6):26-27.
[4] 吴荣升.当前漳平市发展茶叶生产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J].福建茶叶,2009(3):27.
[5] 包唐成,俞茂昌,孙春明,等.宁海地区茶叶生产现状与茶园虫害防治[J].上海农业科技,2008(1):86-87.
[6] 陈继府,叶友成,俞茂昌,等.桑洲茶叶生产现状和改进措施与发展前景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S1):235-236.
上一篇:烤烟栽培技术
下一篇:棉洋镇高山云雾绿茶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