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棉2号在大荔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作者:李云 赵映丽 王君堂 王正阳 苏向华 刘干金 李健

  摘要阐述了中植棉2号在大荔县的种植表现,并从选地整地、适期播种、科学整枝、合理施肥、适时化调、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植棉2号;种植表现;栽培技术;陕西大荔
  
  中植棉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育成的抗虫棉新品种,是一个具有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品种,也是我国审定的高抗枯黄萎病的品种。大荔县属于老棉区,枯黄萎病较重,产量徘徊不前,为了寻求高产、抗病品种,示范种植了中植棉2号抗虫棉10 hm2,籽棉平均产量3 978 kg/hm2,皮棉1 563 kg/hm2,霜前花率98%。现将其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种植表现
  4月7日播种,4月15日出苗,5月30日现蕾,6月25日开花,8月18日吐絮,全生育期125 d。中植棉2号表现出苗较好,植株松散,叶色深绿,叶片大小中适中,茎杆粗壮,中后期生长势强,整齐度好。株高98.6 cm,果枝13.8个,铃椭圆形,单株成铃数20.8个,铃重5.7 g,衣分39.3%,霜前花率95.0%。该品种结铃性好、早熟不早衰、吐絮畅、易采拾,果节始节位6.7节。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棉铃虫。整个生育期间,棉铃虫未达到防治指标;枯萎病田间未发现病株,黄萎病田间发病病指为0.016。
  2栽培技术
  2.1选地整地
  示范田土壤质地为楼盖沙,前茬为棉花,地势平坦,机井灌溉,土壤肥力中等。由于连年种植棉花,土壤耕层变浅,病原菌基数增加,病虫害发生较重。冬季耕灌不仅有利于土壤保墒、熟化,还可以减少病虫的发生危害[1]。棉田播前15 d进行造墒,结合浅耕基施农家肥30~45 t/hm2、二铵375 kg/hm2、尿素225 kg/hm2、氯化钾225 kg/hm2。在冬耕冬灌的基础上,播前整地要求达到地平土细,上虚下实,墒足肥饱,无杂草。
  2.2适时播种
  以5 cm地温稳定通过14 ℃时播种为宜。在适期范围内,抓住冷尾暖头及时播种。采用宽窄行种植,行距70 cm,株距27 cm。密度根据田块的水肥情况而定,高水肥田块3.75万~4.50万株/hm2,中等水肥田块4.50万~5.25万株/hm2,旱薄地田块5.70万株/hm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