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在实处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韩宇 时间:2014-10-15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六年级数学中有许多联系密切,但容易混淆的概念。如何使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呢?我通常的做法是,利用教材,借助比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例如:在进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解法与解题思路的异同有清楚的了解,我抓住两点进行教学,一是比较的标准-- 弄清两数相比时,以哪个为标准;二是比较的结果-- 弄清不同的比较形式所得出的比较结果的含意。同样,在教学中借助线段图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要求学生先画作为标准的线段,再画表示与这个标准相比的线段。
        有这样一道题:(1)两捆电线:一捆长120 米,比另一捆短三分之一,另一捆电线长多少米?(2)有两捆电线,一捆长120 米,另一捆比它短1 / 3,另一捆长多少米?在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小题的不同点,再比较相同点。通过比较,学生明白,第(1)题是第一捆长度与另一捆比,另一捆长度作标准,第(2)题是另一捆长度与第一捆长比。第一捆长度作标准,虽然比值相同,由于比较的标准不同,比较所得的结果的含义也就不同。因此这两小题的数量关系式不同,解题方法也就不同。在列出分数乘除法算式后,我再次引导学生对这两个算式进行比较,加深了学生对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进一步弄清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的能力。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进行应题教学时,我通常做法是引导学生从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综合到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进行分析、综合,重视概念教学,计算教学和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后,我出示这样一道题:“一个棱长8 厘米的正方体木块? 表面全部涂上红颜色,然后把它分成棱长是2 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块,其中三面有红颜色,二面有红颜色,一面有红颜色,没有红颜色的各有多少块?”初看这道题,似乎不大好下手,我没有急于让学生求成。
而是先让学生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让学生探讨把大正方体分成棱长2 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块怎样分割?在取得一致结论后,接着让他们思考:分成的小正方体共有多少块?
        再想一想:三面、二面、一面涂有红颜色的小木块在割开前各分布在大正方体木块的什么位置?(可画图帮助分析)。在弄清这几个问题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求答,通过分析,学生推出:以大正方体的一顶点为小正方体顶点的小正方体有三个面涂有红色,因为大正方体共有8 个顶点,所以这样的小正方体有8 块,以大正方体棱长的一部分为一条棱长的小正方体二面涂有红色,计有2X12 = 24(块);只以大正方体一个面的一部分为小正方体的一个面的小正方体一面涂有红色,计有4X6 = 24(块)?这样的小正方体,后用64 - 8 - 24 -24 = 8(块)得出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