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探究走进数学课堂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10-15
一、营造生动、活泼、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探究的欲望
新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在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课堂上的附属品,我们工作中的着眼点都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总是教师带着学生走进“教材”,一切从“教材”出发,一切以“教材”为归宿,很少关心学生的感受,很少考虑学生是否喜欢数学,更没有想到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而事实证明:只有在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充分尊重个性的环境和心理氛围下,人的创造力才可以达到最佳状态。赞可夫也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民主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敢想、敢说、敢问,才能激发起探究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探究活动之中。
二、鼓励合作交流, 体验探究的乐趣
数学课堂不再被简单地当做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成为了学生探索与交流数学、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新课标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确实,近年来,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因为合作交流的过程能使学生对问题作深入探讨,让他们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小组中讨论、倾听、探讨、交流、评价,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运用动手实践, 开发探究的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也就说明了学生具有探究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期望,有证实自己智慧力量的期望,同时还希望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这种需要,努地去开发他们的这种潜能。而古往今来,实践就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现代的教育理论也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去“听”科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讨论,使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设计了这样的准备题和学具:1、一个圆柱体,底面积是10 平方厘米,高8 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底面直径是2 分米,高5 分米,求它的体积。3、怎样计算圆柱体的体积? 4、给全班6 个实验小组都准备一套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与圆柱等底不等高和等高不等底的锥各一个,再加上一盘沙。在通过对3 道准备题的解答为探索圆锥的体积作好铺垫后,我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圆锥和沙进行动手操作,看哪个小组能找出规律,最先研究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话音刚落,各小组都争先恐后地装起沙来,他们都按照各自的思路去探索、研究,全班学生都自觉地参与了圆锥体体积计算方法的研究过程。同学们的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都参与了活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探索的时间还不到五分钟,就有学生说出:“啊!我知道了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有的说,我们发现将和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装满沙往圆柱里倒,倒三次正好装满;有的说将圆柱装满沙往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里倒,正好倒三次;有的说,将和圆柱等底不等高的圆锥与等高不等底的圆锥装满沙往圆柱里倒,没有什么规律;有的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不是“要我学”,而是表现出“我学”的强烈欲望。因为,学生的数学知识是通过他们自己主动探究构建起来的,学生的认知过程不是模仿、记忆教师提供的现成的结论,而是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的,在这里,教师的任务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发现”、“再创造”,真正让课堂成为孩子们“探究”的乐园。
上一篇:“剪”出来的数学活动课
下一篇:想写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