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妙手点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10-15
生:求左面或右面的面积是用宽乘以高。
师:(出示例1)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
师:求做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实质是求什么?
生:实质是求长方体纸盒六个面的总面积。
师:怎样列式计算?并思考列式的根据。
学生边讨论边列式计算,教师巡视,选择两种算法,指定两名学生上黑板板书,并口述列式计算的依据。
生:6 × 5 × 2 + 6 × 4 × 2+5× 4× 2=60+48+40=148(平方厘米)
生:( 6× 5 + 6× 4 + 5× 4)× 2=148(平方厘米)6× 5求出上面的面积,6× 4求出前面的面积,5× 4求出右面的面积,这三个面的面积加起来正好是 长方体纸盒表面积的一半,再乘以2就求出6个面的总面积。学生口述时,教师用下面可抽动的幼灯片进行演示。
师:大家从长方体的特征和表面积的意义说明了这两种解法的正确性,谁还能运用学过的运算定律由一种 解法导出另一种解法?比一比哪一种算法简便一些?
生:(略)
4.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课本第24-26页的内容,下面同学们看课本24页倒数第二段,什么叫长方体 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起读一读。
例1讲的是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例2讲的是求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例2大家直接在书本上计算,并总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一个长方体长4厘米、宽3米、高2.5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求下列各形体的表面积(单位:厘米)
[评:此题的练习,教师一系列提问,将学生思维活动引向深入。三种形体的棱长特征,表面积计算的算 式和规律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发现]看棱长、想形体、算表面积。(单位:分米)(用游戏方式进行)
长 宽 高 形体名称 算式
4 2 3
3 2.5 1
3 3 3
2 2 5
[评:安排此项练习,既可巩固,求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三种情况及算法,又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 逆向思维能力。]
4.把下面的面积与相乘的两条棱用直线连接起来。
[评:练习中采用形与数结合,定性判断与定量判断结合,计算与说理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判 断、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5.思考题:
下面是一段铁皮水槽,它的用料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总评:杨老师这节新课引入贴切而紧凑,仅用3分钟时间。接着,杨老师围绕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 体表面积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逐步展示新课内容,层次分明,自然流畅,水到渠成。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展开图的操作过程中,杨老师抓住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特征及其异同点和 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不断发问,使学生在一堂课的黄金时间里一直处于兴奋的心理状态。在杨老师的启发下 ,学生很快概括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在“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时,杨老师大胆地让学生参与发现“新知”的全过程,抓住难 点和关键,用墨如泼,不拘泥于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而重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同一表面的相邻 两棱之积的和。从而避免了判断谁是长,谁是宽时,所引起的困惑,特别是在变式中,怎样辨析哪是长,哪是 宽时,所产生的迷茫。
由于杨老师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切中要害,关键之处妙手点化(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转化为平面图形 的面积是关键。)有启有发、游刃有余,所以学生“发现”了长方体正方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独立地做 出例1的解答。杨老师及时引导学生讨论、评价两种解法,指出第二种解法更优,并放映幻灯片验证。
在动态中给学生以新奇而强烈的刺激——生动的教具学具,将长方体顿时被抽象为几何图形、又将其一分 为二,阐明第二种解法的意义,何等痛快淋漓!空间概念渗透在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过程之中,令人难以忘怀 !
接着趁热打铁,进行课堂练习,并及时反馈、评估纠正错误,本节课共提问45 人次,齐答4 次,训练例 习题10道(含求表面积的游戏题),绝大多数学生当堂受益,预定的教学目的落到了实处。
上一篇:“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下一篇:创设情境,注重操作,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