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设计小学数学练习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新霞 时间:2014-10-15
       2. 生活性
        新课程强调“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练习的设计一定要体现“生活性”,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生活”的数学学习过程,即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出发,抽象出书本上的数学知识,最后将数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完《平面图形的面积》之后,传统教学会出示一些直接求图形面积,或求阴影部分面积的练习。这样的练习脱离了生活,一旦回到生活中,学生可能就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了。于是我设计了让学生从校园中寻找形似平行四边形( 或三角形、梯形) 的物体表面,并想办法求出他们面积的练习。学生们有的计算三角板的表面面积,有的计算花坛的占地面积,更有一些学生想办法计算生活中一些不规则图形( 组合图形) 的面积。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掌握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而且深刻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意义,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 趣味性
        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教师设计如下练习:根据露出的一个角,猜测被纸覆盖的三角形是什么形状。学生们都被这个游戏深深地吸引,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急切想知道“躲”在纸背后的图形,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活跃,当学生猜错之后,教师立刻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三角形至少具有两个锐角。要使学生学得生动,强化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十分重要。
        4. 教育性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人性的培养,小学所有学科的教学都要为培养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服务。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只注重学科本身的逻辑知识的训练,而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灵。将数学的学科教学与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完《小数加减法》后,教师请学生回家调查家里面一个月的开销,以及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状况,在班上组织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们都意识到每月家里都要开支很多钱,而爸爸、妈妈的收入也不高,扣除开支外,积蓄已不多,如果再随便吃零食,就会增加爸爸、妈妈的经济负担。有的学生当即表示从今以后再也不吃零食了!学生通过这种练习,不仅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而且从中受到了一定的生活教育。
        由于课堂练习设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加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今天,如何设计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的数学问题,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就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作为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一定要在这方面下苦工夫,真正实现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