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语言训练 促进思维发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素云 时间:2014-10-15
       四、说创见,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因此,我们要从传授和继承已有的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中,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现代教育。例如:在学习求圆柱体积时,学生能很牢固地记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这一计算公式,以及它最基本的变形公式“V圆柱=πr2h”。在练习时,教师出示以下几道习题:求下列圆柱的体积:①r=5,h=9;②d=6,h=5;③c=12.56,h=2 (单位:厘米)。学生在解答时,很快依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得出了第一题的结果。在解答第二题时,学生会按照公式要求先算出半径,再根据公式求出圆柱的体积。这时有一位学生说他可以不通过把直径转化为半径,直接运用直径也能求出圆柱的体积,方法是:“π( )2h”。教师充分肯定和表扬了这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这么一来,激起了全体学生的创造热情,提出了“能不能直接利用周长求出圆柱的体积”这一问题。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总结已有的经验,试着推导新的公式,终于受到启发,得出了直接利用圆的周长求圆柱体积的公式。这样,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分析、比较,从而发现了规律,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学生也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创造性活动的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数学语言,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说错因,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如果一个人的思维缺乏批判性,就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和检验自己或别人的观点、结论。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出示一些判断,让学生说出这些判断的正误,并指出原因,使学生具有“批判性”的思维品质,让他们在批判中掌握知识、在批判中取得进步。如:“一个半圆的直径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列式为3.14×4÷2。”让学生评判正误。学生经过讨论,认为这一解法是错误的,由学生说出错因:3.14×4÷2求出的是这个圆周长的一半,而半圆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再加上这个圆的直径的和。通过让学生说,不但找到了错误所在,而且对“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这两个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使学生在分析错因、判断正误的学习过程中批判性的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总之,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励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要重视说的训练,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学习中同步发展、相互促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