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4-10-15
        新课标基本理念六条中的第三条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总体目标第四条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点滴入手,以小带大,从观察、思考到想象,从一题多解、一图多用到标新立异,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境中,就会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可能,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
        二、珍惜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课上,老师要珍惜学生的好奇心,抓住产生好奇心的有利时机,对学生启发、鼓励,并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一旦他们的好奇心受到老师的重视和鼓励,就会更大胆、更高兴地探索并提出问题。
        比如小故事“破碎的镜子”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日常琐事,容易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我抓住有利时机鼓励、启发学生思考镜子的材料和几何形状,学生自然联想到刚刚学过的圆的知识,纷纷举手,争着回答:“到玻璃店去划一块圆镜子。”我抓住时机反问道:“应该划什么样的圆镜子呢?多大尺寸呢?”同学们产生了更强烈的好奇心:如何用圆的有关知识解决圆镜子的大小呢?就这样,好奇心接踵而来,大大强化了创新意识。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自学了课本,掌握了本课知识并创造性地解决了故事中提出的问题。
        三、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数学本身是一种运用思维的学科。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基础,一切发明创造都离不开科学的观察。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观察和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问题、审视全局,把握事物的全貌。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数学课上,老师要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思考,使学生从不断鼓励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喜悦和成功,逐步摆脱胆怯,树立起自信心,展开丰富的联想。 
当然,老师要根据课本潜在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例如,通过对实物的操作、观察、解剖、分析或者制作模型、实地测量、作图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