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10-15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加强求异思维的变式训练,能极大地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我们讲课时不能照本宣科,要尽量用与教材上不一样的形式去讲,而教材上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例题要变变花样,诸如改变条件、改变结论、改变图形,尽可能选一些可一题多解、一图多用的例题来讲,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妙趣横生的探索,寻求变异,探究多种解法。另外,做作业时也要鼓励学生敢于另辟蹊径、标新立异,用多种方法来解题。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纵横驰骋,创造力得到培养。
五、组织学生课外实验,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数学实验教学符合中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符合中学生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起到了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数学教师应充分重视数学课外实验的组织,认真做好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美国华盛顿的教育场所有这样的一幅标语:“听了,就知道;看了,就理解;做了,就记得。”这是对实验教学最生动的描述。如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抽象概念时,尽管老师在课堂上结合图形进行了详尽的讲解,还有很多同学不理解。下课后,如果将学生带到沙坑边,请体育老师示范,实地测量跳远成绩,将数学课堂从室内移到室外,使学生既感新鲜好奇,又在轻松的气氛中记下了概念,为以后教学扫清了障碍。
六、体验创新快乐,使学生爱创造
创新能力是人脑的高级心理机能,其形成和发展都受到人脑生长发育水平及活动特点的影响。因此,我常常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并加以指导,肯定其创造成绩,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创造欲,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积极思维的乐趣和创造带来的愉悦,进而使学生爱上创造。
教师的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令其运智。教师要置学生于主体地位,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他们自立学习、独立思考,保护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总之,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既要注意诱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其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笔者相信,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融于数学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形成全民族的创新意识,理应成为数学教育的最高目标。
上一篇:浅析高考三角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