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课前导入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10-15
四、借助生活实例导入新课。
由于数学起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又服务于生活。所以要培养学生应用
数学的意识。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数学的因素,我们教师就应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巧妙设置情境,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某些规律,从而导入新课。
五、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导入新课
实践是学生发展的源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巧妙的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情的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经历知识生成的全过程,并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才能使数学教学充满活力。
例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的导入可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四根木棒,①6cm,7cm, 8cm②4cm ,5cm ,9cm③1cm,2cm,3cm④3cm6cm10cm每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拼成三角形。从操作中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形成表象,哪些可以构成三角形?哪些不能?在此基础上引出课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通过操作让学生进行认真的对比、分析、判断、综合等思维活动,再引导学生把思维的过程或总结概括的结论作简炼语言有层次地准确加以表述,既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又发展了思维,发展了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课的导入方法可谓多种多样,但远不止这些,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导入新课,都应当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诸方面取得好的效果。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尽量给学生审美情趣上的满足。使学生会更有所思,有所求,有所得。
除此之外,在设计导入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要自然合理,防止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拉硬套,牵强附会。(2)导入能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接受内容要有启发性,以便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3)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要使新课的开始能扣动学生的心弦,象磁铁一样牢牢地吸住学生,需要教师讲究语言的艺术。(4)导入新课的时间不宜过长。(5)教师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引起学生对整个课堂的关注。
下一篇: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