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分层教学的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10-15
如本节课有关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应用中,可以“一题多变”去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像这样不但把不等式与方程充分结合起来,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灵活理解并掌握了不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分类指导,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达标
(1)课堂提问,演排要照顾到各类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课前搞小测验,当即抽样,发现典型问题,让学生思考,订正。
(3)课后分类测试,对不达标者,进行个别辅导。
(4)成立课外教学活动小组,好、中、有效期搭配,以优带中,以中促差。
(5)作业提倡面批面改,找出错题的错源,“对症下药”。
五、分类检测,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转化
由于各类学生所达目标不同,因而对他们的检测也就自然不会相同,恰当地给各类学生制订检测标准,提出不同要求,让每位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对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信心,是大有裨益的,尤其是差生只有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转化才变为可能。如这节课拟编的验收题为:
我们规定:做对1、2两题给100分,1、2、3三题给110分,全部给120分。这样一来,差生也能得100分,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他们甚至也在余下的20的诱惑下,跃跃欲试。加之我们对中、差生还提出对难题(对自身而言)先想想,再看看(看书或看其他同学的解法)合上书(或作业)再干干,(然后独立做)的解题方法,部分中、差生也就能够达到120分了,从而也就达到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这一教学方法所要求达到的目的了。
总之,“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是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操作模式的统一体。在应用中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全面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共同发展。②变通性原则。学生分层是一个相对动态过程,不可固定化。分层是为因材施教,促进最大发展。③互补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协调好各类学生活动,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实现各种学习形式的功能互补。④发展性原则。各层知识目标,不是一陈不变,随着学生知识水平能力不断提高,对同类课程的各层目标逐步加高,使分层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积极发展变过程。
上一篇:优化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案例式研究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语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