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提问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10-15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在“精巧”二字上下功夫。一般来说:(1)提问要精炼扼要、言简意赅,绝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2)所提问题是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以及学生的疑点等;(3)要注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提问的方式、答案的评价等;(4)要防止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忌深、忌偏、忌怪、忌浅、忌滥。如学习函数奇偶性概念后,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寥寥几个问题,承前启后、跌宕有致,把函数是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必要条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揭示出来。
五、要注意对学生回答的处理
1.对学生的回答要作出恰当的评价,要肯定学生在什么方面答得好,什么地方答的不够全面、不够完整、不够正确,并指出原因,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补充不完整的地方,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切忌对学生的回答作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评价,甚至不作评价。
2.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绝不能因学生答错问题而对其讽刺、挖苦,这样做易造成师生间的对立情绪,又易造成课堂的紧张气氛,抑制了学生思维。同时提问时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脸色”,揣摩他们的心理,选择合适的对象回答问题。
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是否恰当,是否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关键在于教师必须做到既备课又备人,只有在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对提问的角度、引导的方式等做到胸中有数,有计划、有步骤地作出科学的设计。
上一篇:新课程标准下数学中考总复习策略
下一篇:智慧之我见——“乐趣”课堂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