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10-15
A 40;10;4 B 20;10;40
C 20;5;10 D 40;10;5
解析: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所以依据(1)可知1千克植物油=40千克大米;依据(2)可知1千克植物油=10千克大米;依据(3)可知4千克植物油=20千克大米。正确答案为A。
3.计算货币贬值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例1.2010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12元。如果2011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者数量增加20%,且货币贬值20%,其它条件不变,则该国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额与单位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分别为( )
A 120万元,10元 B 180万元,15元 C 168万元,14元 D 150万元,15元
解析:(1)第一步2010某国生产甲种商品 为10万件,2011年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者数量增加20%,所以甲种商品数量的数量也要增加20%,即10×(1+20%)=12万件。
(2)第二步:2010某国甲种商品的价值量为12元,2011年该国货币贬值20%,那么2011年甲种商品的价值量为12÷(1-20%)=15元。
(3)第三步:2011该国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额为12万件×15元=180万元,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5元,正确答案为B。
4.计算商品的价值总额与价格总额。
例(2008四川卷-24)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
A 100亿元和110亿元 B 110亿元和110亿元
C 110亿元和121亿元 D 121亿元和121亿元
解析:第一步由题干可知,2007年某国商品的价值为10元,价格为10元。2008年价值、价格不变。
第二步:2008年从事M商品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则2008年M商品数量为
10亿件×(1+10%)=11亿件,又因为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因此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10元×11亿件=110亿元。
第三步:商品的价格总额=商品的价格×商品的数量,而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增加10%,M商品的数量同样增加10%;同时社会劳动生产率又提高10%,M商品数量又增加10%,因此2008年M商品的数量为10亿件×(1+10%)×(1+10%)=12.1亿件,那么2008年M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元×12.1亿件=121亿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综上分析知道,解答商品价值类的计算题,需要仔细审题,正确理解经济概念之间的关系,熟记公式,分步实施计算,从而正确解答此类计算题。
上一篇:智慧之我见——“乐趣”课堂浅析
下一篇:立体几何学习要注重入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