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内角和教学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4-10-15
        《三角形内角和》这节课的教学,无论是从知识的传授还是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目的。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问题情景 提出数学问题。[一境多问]
        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敢于和关于揭示自己认识上的矛盾与冲突,积极探求未知的心理需求的具体表现,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而数学情景的创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教师对数学情景的精心设计和创设愈加显得重要和关键。本人在这节课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设置问题情景,出示△ABC及卡通对话情景,充分利用形象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求知欲望,能够从情景中发现问题并使学生想“问”、敢“问”,从而培养学生善“问”。
        (二)引导操作 探究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一问多解]
        1、量一量:
        用量角器测量课本P124图5-22中△ABC的三个内角度数,并求出∠A+∠B+∠C的值,推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2、撕一撕,拼一拼。
        取一张三角形纸片,把它的三个角撕开拼在一起,看看得到了什么?
        据其中的一个问题来探究不同的解答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发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量一量、猜一猜“三角形的三内角有什么性质?”动脑思考想出办法撕一撕、拼一拼,从三角形纸片上撕下两个角,拼到第三个角的顶点处得到一个平角,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的结论。这样以数学活动和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使学生在活动中牢牢记住这个结论,同时让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在“做数学”中学到知识,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喜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应用新知 解决问题
        应用新知新答实例,教材没有安排实例。本人根据本课具体内容设置了随堂练习(1)(2)及两个例题:
        其中随堂练习的设置既巩固了课题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解决了三角形按角的分类的又一个知识点。
        学生独立解答例1,教师引导点评比较两种方法,那种较为简便。
提问:你还能从“方法二”发现什么结论?
        [留下悬念,让学生思索:“方法二”虽显得复杂但是你还会发现什么结论呢?再次激起学生求知欲。结合作交流讨论发现:由∠C=90°,可得△ABC是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可得∠A与∠E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两个锐角,且∠A+∠B=90°。因此解决了另一个知识点,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为余角。因此这个例题的设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