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生应用题解题技巧探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10-15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一难点难于突破的症结在于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1.受思维惯性、惰性的影响,部分学生没有能及时转变解题方法,长期停留在算术方法的思维水平上。
2.很多学生对应用题有“厌烦”、“怕”的心理,还没做就已产生畏难思想。
3.生活经验不足,使部分学生对应用题感到抽象而难以理解。
4.许多学生对文字语言“翻译”成数学式子的基础不扎实。
5.很多学生不善于使用辅助方法帮助自己分析问题,而常陷于凭空毫无目的地胡乱思考。
下面结合我的实际教学工作讨论一下上述问题的处理方法。
一、精心设计初始阶段课程
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必须通过他们自己的思维,而要促进学生积极去思维,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从七年级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来说,就要通过比较小学的算术方法与列方程方法不同,使学生亲自感受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比如我在引入课上设计了如下一组题目,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去解,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明白从算术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从思想上产生要学好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的愿望。
例1 一列火车以1千米/分的速度通过一座长400米的大桥,用了半分时间,问这列火车的车身有多少长?
例2 某厂今年总产值比去年的2倍少10万元,如果今年的总产值是80万元,那么去年的总产值是多少?
例3 一批零件交给甲、乙两个班组,要求他们同时工作5小时加工完230个零件,已知每小时甲组能加工的零件比乙组的1.2倍多2个。问乙组每小时要加工零件多少个?
通过上面例子也让学生体会到两种方法考虑问题的不同,算术法一般使用综合法——由已知条件一步一步推出结论,列方程法适合使用分析法——从未知条件逆向推理来建立未知与已知的关系,随着题目难度的增加,使用分析法比使用综合法显得简单。因此,学生会不会应用分析法也是学生能否及时转变解题方法的一个关键点,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
二、多练或类比贴近学生生活的应用题
有很多学生对应用题存在着一种“怕”的心理,并且把这种“怕”扩大化,潜意识就认为自己天生就解决不了应用题,有这种畏难情绪的同学一般都有自信心差、思维品质不佳等问题。
上一篇:谈谈高考数学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