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反思 促进有效学习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10-15
如此坚持,学生在数其它线段时,也能用这种方法,从而在脑海中有规律性的东西萌芽,能自然推出上面可用公式来统一,在数若干个有公共顶点射线组成的图形中角的个数等时,也能借鉴这种“有序思考”的策略。
回顾与反思,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对比前后所用的方法的依据,并能结合所学的新知识,能创新地解决已有的问题。
(三)回顾差错,促进对知识的领悟和深化。
学生做错了题目,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或粗心、或笔误、或想错、或考虑不周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的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反思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从而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纠错。只有让学生通过反思进一步明确错误的根源,理清思路,才可以促进学生深刻领会知识与技能,有效地避免同类错误的再一次出现。
二、何时进行回顾与反思与主要反思什么
(一)随机回顾与反思。
回顾所学知识,反思是否已学过相近、相关知识,能不能把它们联系起来?能不能正确理解与掌握已学知识等。这里的随机反思指学后即思,是对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透视,是学习的再消化与升华。若能要求学生坚持随机反思并将计划如实施行,则学生必会感到学得充实,学得有劲。
(二)解后回顾与反思。
解题过程包含了一个人对一个问题的认识、理解、探究、整合等心理和认识活动。解后回顾与反思不仅可认识自己的思维过程,而且也能概括认识活动的需要,及时调整思维过程,修整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思维活动的效率和正确性。有回顾,才有对比,有反思才有提高。
(三)课堂结束时回顾与反思。
课堂结束时, 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回顾与反思,从而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是智慧成熟的标志之一。因些,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活动进行的回顾与反思,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地反思的意识,促使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反思的能力,进而使学生调整学习过程,改善学习策略,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回顾反思与探索学习并行,在引导学生探索学习的同时,还应留给学生反思的时空,教给学生反思的方法和对象,激活学生有效反思,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反思的状态。
上一篇:浅谈:数学学习的理解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初始问题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