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初始问题的设计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4-10-15
         再问:能不能使上面的解题过程再简化?
          发现:-3x2y,4x2y,-9x2y三项中的字母部分完全相同,于是用□表示x2y,则原式为:-3□+4□-9□。
             由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上式可化为:
         (-3+4-9)□=-8□=-8x2y代入计算,即先合并,再计算。让学生发现了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揭示同类项概念
         先提出问题:当m=-1/2时,计算5m4+3m-2m4-7m+1的值
         怎样才能得到简捷的解法? 
         为何能把5m4与-2m4合并,而不能把3m与5m4合并呢?
         那什么样的项才能“合并”?(字母部分完全相同)
         什么叫做“字母部分完全相同”?
         为什么要要求字母部分完全相同?(因只有完全才能保证字母部分表示同一个数)
         3.小结
         概括并给出同类项的定义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4.练习(略)
         这是一个特征鲜明的教案。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设计了一个初始问题:“怎样简捷地求多项式的值?”在这个问题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了鲜明的目的,从而成为主动积极的探索性活动。这样一来,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都成为解决初始问题的成果。因此,教师主要是设计好一个初始问题,从而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指引正确的方向。
         从本质上看,课堂教学设计的灵魂就是问题的设计。设计好一个初始问题,就从根本上设计好了一节课。因为学生解决初始问题的活动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展开的。可以说,在初始问题确定后,数学课的大框架就确定了——它就会按照自身的逻辑发展,从而事半功倍,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