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提取学习数学的材料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10-15
师:通过上面的比较,你还有什么发现?(圆形花坛周长较短、面积较大)
2.大风车如图:大圆的半径是2厘米。你能求出涂色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吗?
师:涂色部分的周长相当于什么?涂色部分的面积相当于什么?
生:涂色部分的周长相当于2个小圆的周长加4条小圆的直径,涂色部分的面积相当于2个小圆的面积。
生:我认为涂色部分的周长还可用2个小圆的周长加2个大圆的直径。
师:同学们用了转化的方法,回答得都很精彩。
总之,学生由新鲜、惊奇而后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实现了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四、选择冲突性材料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教师通过呈现冲突性材料能使学生进入探究规律和解决问题的状态。例如: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我出示本班甲乙两组学生身高统计表。讨论交流:你认为哪组同学更高一些?以此引发同学们如何通过用平均数据来比较身高,找到了平均数产生的原因和背景,理解了平均数的概念。用熟悉的身边事情来创设问题情境,对孩子们来说是极具挑战性和吸引力的,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也就是这种生活之中的朴素材料孕育着创新的火花,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生活,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上一篇:中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