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乐趣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4-10-15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教学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参与者、合作者;教师不仅是学生活动的主持人,同时又是学生的忠实听众,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认识到自我价值,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四、数学知识问题化,在探索问题中享受乐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其中所隐含的问题,忽略知识形成的过程,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新课程提出,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享受到探索的乐趣。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学,“认识100万”的教学中,可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问题1: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为40万平方米,它可容纳100万参加国庆典礼的群众吗?
         问题2:世界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是8488米,将100万本数学书摞在一起,它能与珠穆朗玛峰比高吗?
         问题3:南京与上海相距约300千米,你走100万步,能从南京走到上海吗?
         以上三个问题中都涉及了“100万”,抓住了教学重点,然后通过以下小组活动,进一步认识“100万”,从而解决问题。
         小组活动1:估计100万人站在一起的面积
         1000000÷4×1=25(万平方米)
         由此可知,天安门广场可容纳100万人参加国庆典礼。
         小组活动2:估计100万本数学书摞在一起的高度
         1000000×0.01=10000(米)
         由此可知,100万本书摞在一起的高度,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小组活动3:估计你约100万步的长度
         1000000×0.5=500(千米)
         由此可知,你走100万步,能从南京直到上海。
         三个小组活动借助自己熟悉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对“100万”进行感受,学习估计大数的方法,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数感。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力求将数学知识实际化,通过设计有层次的问题,将知识与方法引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享受到乐趣,这样课堂教学才是充满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