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多解”有感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10-15
这是青岛版九年级数学教材中的一个例题。教学时,按照课本上的解法讲完后,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其他方法,以达到“一题多解”,启迪思维之目的。但没有想到学生思维是如此的敏捷,思路是那么的广阔,交流是那么的热烈,方法是那么的多样,竟给出了五种不同解法,真令我折服。
我更深刻的意识到:教学应该是以学生的动机和需要为中心展开的。教学并非是忠实地执行官方课程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决定学习内容、建构知识的过程,是挖掘、拓展教材内涵的过程,是开发、创生课程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的主体性与生命力的张扬、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过程。
同时,在一题多解中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要注意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学中,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要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是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3.充分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以及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4.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充满着浓厚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课堂更应该体现数学的学科味,注重学生在每个45分钟内有效地锻炼数学思维的过程。
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不同层次的学科味。教学过程中鼓励提倡学生独立思考,以求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不同层次。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学生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数学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自身经验、兴趣与动机的基础上,而不是老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模仿、接受,我们要让学生们自己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探索并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为他们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换一种姿态来与学生交流,用一种全新的授课方式走进课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数学乐趣!
下一篇: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批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