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差错,让课堂因“思辨”而精彩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4-10-15
       师:谁来汇报你们组的最新研究成果?
        生4:这些例子有个共同的特点:两个因数相乘积的末位是0,我们组认为是0在捣乱。
        (精彩而充满童趣的发言赢得大家赞许的笑声)
        生5:刚才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2.4×5=12  1.35×12=16.2  0.05×20=1这几个例子也证明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我可以到黑板上算给大家看吗?(生边板演边讲解)比如2.4×5,计算器计算得12,我们先算24×5得120,如果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因数是一位小数,积也是一位小数,因为积的末位是零,根据小数的性质化简后是1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小数位数不同,那么就得不到正确结果12了。
        生6:当积的末位是零时,点上小数点利用小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后,我们看起来好像就不同了,实际是相同的。
        生7:哦,原来是这样啊!
        ……
        一、“避错”还是“容错”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习惯于用自己的经验,帮学生把学习过程中可以预见的绊脚石一一铲除,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教师甲意识到积末位是零的乘法,积与因数小数位数表象上的不同,大部分同学会产生负迁移,错误地认为:积与因数小数位数不同。教者对学生的探究算式进行了筛选,起到前馈控制,防止负迁移的作用,便于学生形成正确认识。这样的教法和观点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这样一路呵护的教学,学生失去的是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机会,是辨析能力、反思能力的丧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是难免的。消极避错,不如主动用错,让差错成为学习资源为教学服务。教师乙给学生犯错机会,给了学生宽阔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分析原始、真实、丰富的例子中,产生认知的冲突,以“错”引“思”,以“错”促“思”,在解决矛盾中获取真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二、“纠错”还是“辨错”
        水尝无波,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有效学习过程是学生认知的自我建构过程。差错反映了学生在建构知识和构建能力体系中的障碍。苏霍姆林斯基说:“用记忆代替思考,用背诵代替鲜明的感知和观察,只会使学生变得愚蠢”。面对学生的差错,或是认知矛盾,教师单纯的正面引导,简单的纠错,学生获得的只是正确的“记忆”。这样的课堂失却了生成的精彩。教者乙在学生认知产生冲突时,适时为学生搭建讨论、交流的平台,让持不同观点的双方展开对话。在这种交流中,学生学会了怎样质疑,怎样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别人,怎样调整自己的思路和认知。学生在思辨中迸发思维的火花,去伪求真,自我反省,逐步构建对积与因数小数位数关系的正确认识,主动沟通知识间内在联系,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