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情境教学法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10-15
【论文摘要】加强新情境问题教学,使新情境与问题提出等有机结合,学生在新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和思考,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新情境教学主要以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际、现代科技为素材进行设置,使物理学科新情境的创设比较新颖,能真实、全面地模拟和再现了生产生活的实际场景,科学研究的过程。如果把物理问题生活化,让物理知识回到现实生活中,将其产生和发展过程返璞归真,给学生创造物理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情境的观察、思考,发现归纳出蕴含于情境中的物理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情境问题”教学过程的设计
“新情境问题”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去体验情境,通过观察、实验和思索,触发学生的探索意向,形成自觉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师可从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出发,围绕一定问题,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观察实验,诱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亲自成为“发现者”,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为引入大气压强的概念而作“水杯—厚纸片”实验时,我首先让学生根据日常经验猜想:厚纸片能不能掉下来,再演示这个实验,当学生看到厚纸片不会掉下来时,无不感到新奇、有趣。我就因势利导让学生分析厚纸片为什么会与日常经验相违背掉不下来,再引导学生分析如果杯子里只盛有少量的水或者没有水时,厚纸片会不会掉下来?或者有满杯水,但用小刀片把厚纸片与杯口接触处撬开一个小口,厚纸片会不会掉下来?再进行演示,使学生对大气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我又让学生思考实验与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比较相似?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这样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拓宽,为今后能敏锐、细致、深入地观察周围一切事物,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
二、“物理模型新情境”的创设与学生建模能力的提高
由于新情境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题中涉及的因素较多而相互交织在一起,问题的本质往往被表面现象所掩盖,容易受表面因素干扰,不善于抽象问题的本质特征,导致建立模型困难。这反映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确实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怎样从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呢?这需要对所给的信息进行提炼和加工,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通过思维加工,采用的恰当的方法,找出新问题与熟悉的物理模型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通道保持畅通无阻,就可以使新问题顺利地实现模型化,构建起符合新情境的物理模型。从不同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构建物理现象的场景,建立模型,应用理论规律,拓宽视野。
上一篇:专题地图的特征及编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