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说理题的解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培华 时间:2014-10-15
        惯性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又是难点。很多同学由于对惯性意义的不理解,在分析惯性现象的时候,往往抓不住重点,说不清道理,甚至答非所问。下面谈谈自己对惯性说理题的一点见解:
        学习《力和运动》以后,经常遇到一些有关惯性的说理题,那么如何解答这类习题呢?笔者认为主要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依据题意明确研究对象。问题中,研究的对象可能是一个物体,也可能是几个物体,还可能是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
        例如:站在行使的汽车上的人,当急刹车时会向哪个方向倾倒?为什么?
依题意分析:题目中研究的对象就是站在行使的汽车上的“人”。
        第二,明确对象所处的运动状态。对象确定后,分析明确对象(物体)原来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例如上例中“站在行使的汽车上的人”。解析:因为人是站在行使的汽车上,人随汽车一起前进,所以人是运动的,处于运动状态。
        第三,明确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状态是否改变。即分析当外力作用在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或与物体相关的其它物体上时,该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仍然选择上例:站在行使的汽车上的人,当急刹车时会向哪个方向倾倒,为什么?
        分析:站在行使的汽车上的人,当急刹车时,汽车受到阻力突然减速,而人的脚由于摩擦随汽车一起减速,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速度由快变慢)。
        第四,明确物体原有的惯性,分析物体没有受力而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比如上例中“站在行使的汽车上的人,当急刹车时会向哪个方向倾倒”。
        解析:由于汽车急刹车,汽车突然减速,人的下部(脚)因为摩擦的原因也跟着减速。但是,人的上身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继续向前运动。现在大家都很明白了,人应该向何方倾倒?
        最后,根据以上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变化情况作出判断,紧扣题意,用简明的物理语言进行正确解答,并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得出结论”。
        上述例子归结起来分析:题目中研究的对象是“站在行使的汽车上的人”;人随行使的汽车一起前进是运动着的;当“急刹车”时,人的下身(脚)受摩擦力作用,由原来的运动状态由快变慢;而人的上半身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因此,人的下半身随车一起减速,上半身仍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人将向车行的方向倾倒。
        总之,解题的关键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而改变其运动状态;物体没有受力时而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同学们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来进行这方面的练习,提高解答物理说理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