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爱国 时间:2014-10-15
摘要:根据国家统计局对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划分,对山西省近16年以来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发展规律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借助spss软件,建立线性回归方程模型,找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增强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
  关键词:第三产业;内部结构;spss软件;优化升级方向
  
  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其发展不但表现在GDP所占比重的不断上升,而且还体现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不断升级优化[1]。目前,山西省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也在稳步提升,但产业结构依旧有待于调整。本文依据国家统计局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划分,对其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进行全面、详实的分析,并对优化升级的趋势作出分析。
  1第三产业内部四个层次的划分
  第三产业内部四个层次的划分分为两个阶段, 2004年之前,国家统计局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将第三产业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业、邮电通信业、商贸业及餐饮业等;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公用事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包括农林牧副渔服务业)等;第三层次是为提高居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服务的部门,包括科研、教育、广播、电视、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等;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到2004年之后,又将农林牧副渔服务业重新纳入到第一产业[2]。
  2山西省第三产业内部总体发展状况
  从表1[3]可以看出,1994-2003年,山西第三产业第一层次比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04-2005年,第一层次比重有所上升,但之后到2009年,又开始降低,其总的趋势是下降的;第二层次比重总体是上升的;第三、四层次在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对都比较小,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关系,相差较大,所以本文在后面内部结构演变规律的相关分析中不考虑第三、四层次的定量分析。
  3山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规律的相关分析
  本文采用SPSS回归分析方法,用第一、二、三、四层次占第三产业GDP的比重作为因变量,对其演变规律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检验回归方程及其系数的有效性[4],可得如下结论:
  
  1)第三产业比重越高,第一层次占第三产业比重就越低。二者的统计关系如下式:
  T1=97.108-1.162X
  对系数的检验:t1=6.691; t2=-3.950
  对方程的检验:F=15.604,R2=0.527,R=0.726
  式中:T1为第三产业第一层次占第三产业的比重,X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由上述方程和表2得出:第一层次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呈现的是负相关关系。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及第一层次占第三产业比重均具有较强的规律性;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时升时降,总趋势上升,由1994年的34.97%升为2009年的39.23%;第一层次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此起彼伏,总趋势下降,从1994年的51.01%降为2009年的49.42%。说明第一层次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表2 山西省第三产业第一、二层次比重与第三产业比重的比较
  2)第三产业比重越高,第二层次占第三产业比重就越高。二者的统计关系如下式:
  T2=31.504+0.305X
  对系数的检验:t1=3.648; t2=0.964
  对方程的检验:F=0.929,R2=0.0627,R=0.249
  式中:T2为第三产业第二层次占第三产业的比重,X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该方程得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越高,第二层次占第三产业比重就越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体现了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作为人们生产生活服务部门的第二层次在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就越重要。当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空闲时间增多时,人们对旅游和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也就会相应的随之增多;当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加时,所需要的中介业务,例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餐饮业等也就增多。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第二层次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增强。
  4山西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