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的嬗变与重建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2
关键词: 市场经济;医德嬗变;医德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必然使社会各个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医院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在变,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也在变。传统的医德观念正经受着巨大变革的冲击而产生嬗变,医务人员产生的道德失衡、道德失范、道德失调等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1 医德嬗变
笔者理解的医德嬗变,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其意义发生损益、转换及变异的过程。其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1 利益驱动,医德失衡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传统医德发生变化,受利益的驱动,部分医务人员的是非观、利弊观、尊卑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医院的服务宗旨是减少疾病、救死扶伤,不能单纯以营利为目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成为方便用户自主经营的医疗卫生服务主体,既要讲求社会效益,又要讲求经济效益,二者一旦处理不当,必将导致见利忘义、医德失衡现象发生。医务人员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重复检查乱收费、收受红包、回扣以及开大处方等问题,由此扰乱医疗秩序,败坏了医德医风。
1.2 价值背向,医德失范 国家对医院实行差额补贴的同时又使医院物质市场化,价格的涨跌使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受市场经济体系的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个别医务人员在遇到通过正当途径而利益得不到实现时,就可能寻求非道德补偿追求经济效益。医方提供超出患者实际需要的医疗服务,包括用费用昂贵的高精尖技术代替简单方便的适用检查技术;中用高档药品代替适用的普通药品;用高级昂贵的技术材料代替普通安全的技术材料。把一些保健药品和营养品推销给患者,这些均增加了患者医药费用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医疗行业的形象[1]。
1.3 效益碰撞,医德失调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医院建设和发展由依赖型向经营服务型转轨。医院在考虑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其经济效益。但是,医疗服务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直接衡量。而对患者,医院既有择优治病救人和救死扶伤的道义,同时又有承担医院运行成本不断增加的负担。在政府补偿不足的情况下,在具体实施中难免使二者产生碰撞。
2 医德重建
医德作为一种医院发展的内生性资源,是确保医院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之一[2]。因此,强化医疗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仍然要首先从社会主义医德教育、敬业教育等方面入手,引导医务人员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树立正确的医德功利观。
2.1 以人为本,搞好医德教育 (1)抓好理想信念的教育。这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医德医风建设的核心。要教育职工正确对待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困难、利益、调整及一些问题,坚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决心,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贡献力量。(2)对职工进行“三观”教育。即对职工进行新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通过教育使职工正确看待物质利益,正确对待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关系,把个人利益融入到集体利益之中。(3)对职工进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教育。教育职工树立起患者是医院的“客户”,患者是医院职工的衣食父母的理念,正确认识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教育职工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2 强化从业意识 坚持社会主义医德就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这就要求广大医务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病人,用高尚的医德情操救治病人,以优质的服务搞好医疗业务工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增进人类健康。为此我们就必须结合市场实际,构建起全新的社会主义医德体系,并结合医德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定出台各种监管措施,切中各类弊端的要害,从而增强医德教育的效能,为医德教育进一步开展做保障。
2.3 强化敬业意识 治病救人不同于商业活动,医务人员毕竟是为社会服务的,在“以病人为中心”的今天,医务人员的敬业精神比一般从业人员的敬业精神更具有特殊性和社会意义。但是,少数医务人员受经营承包责任制、坐堂门诊、专家门诊等多种办医模式的影响,不安于现状,开始走出大门,热衷于外面的工作,放松了本岗位的职责,使正常工作受到了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既要通过思想教育的办法让医务人员真正懂得“不敬业就失业”的深刻道理,同时,我们又要大胆采用的管理方法,使“不敬业就失业”在医务人员中得到合理体现,以增强职业教育的严肃性,让大家意识到常规的思想教育并非空头说教,也不再是“空头支票”。
2.4 强化自身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医务人员功利思想有其合理性,但是功利思想不能成为医德的主导思想,一旦功利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医务人员就唯利是图,其行为必然与良好的医德医风相违背,贻害社会,后患无穷。如果医务人员的医德功利意识能及时得到正确引导,从业人员在现实工作中能正确把握好医德与功利的关系,用良好的医德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用健康向上的功利思想使自身不断进步,这样以来,当医务人员遇到功利意识与职业道德发生冲突时,功利思想就自觉服从人道思想,个人利益就无条件地服从病人利益。由此“以病人为中心”,以业务强、技术精为追求的目标,自身的服务意识就必将在医务人员的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德教育必须强调以下几个方面:(1)医德建设的核心必须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使医院工作真正落实“三个一切”(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于病人)。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起优质服务、优质医疗的思想和爱岗敬业、奉献医院的高尚品质,才能把“四个服务”(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思想、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落到实处。(2)必须把培育和强化责任心作为医德建设的切入点。责任心是医德评价最基本标准和价值尺度,只有具有强烈责任心的人,才会对病人、对工作、对医院、对社会高度负责,责任心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支撑点。(3)必须建立和完善医德规范体系。医德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医德管理问题。所谓医德管理就是依据确定的医德规范对医德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在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要不断强化约束机制,搞好职业道德,坚持各种监督制度。每位医务人员均应建立医德档案,定期考核。对外聘请社会监督员,对内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考核,坚持定期召开医患座谈会,发放病人住院、出院满意度卡,随访出院患者等全程监控制度。严厉查处违反职业道德的人员,奖惩并举,使医德建设落到实处,使医院的医德建设整体工作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1 杨同位.过渡医疗的对策.医学伦,2002;4:20-21.
2 谢承钧.良好的医德是医院经济的内生性资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364-365.
上一篇:关于人道主义干预的辩论
下一篇:城市居民孝道态度与行为的代际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