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无障碍设计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沈甜 时间:2010-08-1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地面高差围合空间人、车分流形式明度反差 

  论文摘要:人到老年,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听觉、视觉等感官功能衰退。这种机能的衰退会经常导致有障碍的日常生活。而且部分老年人会遭遇种种疾病,导致需要借助行器、助听器等器材去完成日常生活的基本行为,而现在许多场所环境都是按“正常人”的人体尺度和行为去作为设计标准,但却忽视了对老年人造成了不畅通的生活环境。只要我们在规划设计初期能认真地考虑并重视,无需花费很多的精力和财力,就能够消除给老年人带来的不便及障碍。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的飞速,公共设施需要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去适应各种类型人群,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并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社会问题。 
  “21世纪前30年中,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将是空前的,也将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著名老年产业研究专家陆杰华预计。 
  统计资料显示,1982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只有4.91%,与1953年相比变化不大。2000年末,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型人口国家行列。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5989亿人,占总人口的12%。 再过两年,随着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全部进入退休年龄,二战后的“大婴儿潮”转变为“大退休潮”。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据此预计,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进一步快速增长,中国人口老龄化即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到2014年将突破2亿人,2026年超过3亿人,2041年将达到4亿人。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注意公共设施适应老龄化这一问题,并取得了很大进展。70年代以来,日本吸取了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为老年人探索并提供便利的物质环境条件,提高这部分人的自立程度,使得他们的生活圈子大为扩展。 
   
  1.无障碍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组成完整的生活系统,使老年人得到方便、快捷的社区服务 
  人到老年,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听觉、视觉等感官功能衰退。这种机能的衰退会经常导致有障碍的日常生活。而且部分老年人会遭遇种种疾病,导致需要借助行器、助听器等器材去完成日常生活的基本行为,而现在许多场所环境都是按“正常人”的人体尺度和行为去作为设计标准,但却忽视了对老年人造成了不畅通的生活环境。 
  1.2 老年人的“功能限制”会导致有障碍的日常生活 
  老年人在生理上,体力弱、感官衰退、反应迟钝;在心理上,重人情、重世情、重乡情;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人交往,要求独立自主。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空间环境的特殊要求。主要表现在道路通行及使用公用设施的系列环节上。 
  1.3无障碍设计的可行性 
  无障碍设计是整个设计体系中的一部分,就其本身而言并不复杂。因此,只要规划设计人员加强无障碍意识,在规划设计初期能认真地考虑并重视,并且在实施过程汇总细部构造的处理,无需花费很多的精力和财力,就能够消除给老年人带来的不便及障碍。
  2.无障碍设计 
   
  2.1 无障碍空间的功能性 
  2.1.1 无障碍性 
  指无障碍物和危险物。这是因为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变化,自身的需求与现实的环境时常产生距离,随之他们的行为与环境的联系就发生了困难。也就是说,正常人可以使用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能成为障碍。 
  2.1.2 可识别性 
  随着老年人的记忆力下降,部分老年人会出现健忘、迷路的状况。因此,缺乏空间标识性,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方位判别、预感危险上的困难,随之带来行为上的障碍和不安全。为此,设计上要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的手段,给予他们以重复的提示和告知。建立空间环境的引导系统、警示系统,可帮助记忆力下降而带来的不足。 
  2.1.3 易达性 
  减少生活区域内由于地面高差所带来的过多踏步及过陡楼梯的设置,使用坡度适宜的坡道加以解决。地面高差所导致的坡度和踏步,是影响老年人安全活动的不利因素。特别是靠助行器活动者,这将是不可逾越的障碍。楼梯设计设双侧扶手。坡度应尽可能平缓,宜在35°以下。 
  2.1.4 可交往性 
  在道路两旁、景观环境周围、休息园中,多设置座椅,满足老年人由于体能下降而产生的不能长久站立的问题。为了同时可以消除老年人的孤单感,应多创造一些便于交往的围合空间、坐憩空间等,以便于相聚、聊天、娱乐和健身等活动,尽可能满足他们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而对空间环境的特殊要求和偏好。 
  2.2无障碍设计应注意以下设计重点: 
  2.2.1 路线 
  适当增加以水平交通为主,采取人、车分流形式。减少生活环境中的立体交通方式,这对于行动迟缓及依靠助行器的老年人来讲是一种安全的保障。 
  2.2.2 路面防滑 
  要减少使用卵石、片石等易产生较大摩擦力材料的使用,否则对于使用轮椅的老年人独立运行是不利的。 
  2.2.3路面防绊 
  对于拄杖者、视障者而言,柔软易褶皱的地面材料会产生行动障碍,应避免使用。 
  2.2.4 采用耐扭、耐压及绿色环保材料 
  老年行动不便者,常借助拐杖、轮椅行动,这会使器械对地面施加较大的压力、扭力。这对地面材料的强度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应推广使用无毒、无味、无辐射、不燃材料。 
  2.2.5 加强照明系统设计 
  老年人一般视力较差,应在原照度设计标准的基础上,予以适度提高。同时要加强照度的均匀性,因为老年人对明暗转换的适应能力比年青人差,过强的明度反差会造成行动不便。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无障碍设计势必会成为城市建设的新课题。它要求在设计中应使用各种无障碍设计手法表达得更、更美观。让使用者方便使用的同时,满足整个城市的各个角落、各个环节畅通无阻的和谐生活。但要真正创造“全民无障碍”体系,尚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资料: 
  [1]张宇梅.浅谈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生活需求[J]. 时代经贸(学术版), 2008, (12). 
  [2]陈洪伟.关于无障碍景观设计的思考[J]. 装饰, 2007,(08). 
  [3]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M].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