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到底是什么样的开放平台 局限性在哪?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河马 时间:2011-06-10

  

 

  奇虎360由始至终都不是一家纯产品公司,渠道与推广能力始终是这家公司的重要基因。而360从来都不具备构成一个独立生态系统的能力,例如我要构建一个智能手机的生态关系链,首先要有具备GPS、重力感应、距离感应、电子罗盘等硬件能力的终端,终端能力越强意味着留给开发者的舞台越大。

  而360的优势始终是在客户端领域,有安全软件、浏览器、网址导航,怎么看都只有流量与推广的能力,而不是一个能给人跳舞的舞台,所以360要做开放平台分享的只能是流量、渠道与推广的能力。所以最直接短平快的就是网游、电商的接入,这些应用是能够最快速变现的方式,360玩了一个很巧妙的花招把传统的CPS与硬广,变成了开放平台中的一个部分,但事实上抛开流量与渠道没有人会去关注360的开放计划,如果360提供一个OpenID几乎没有人会去用,因为360整个用户群体是弱关系化的。

  360的产品布局、优势决定了它做开放平台的局限性,只不过以前是纯投广告,现在是把分成的概念给套进来,当然其中肯定有部分不赚钱的嘘头应用。但我并不会因此去怀疑360的开放决心,如果周鸿祎是腾讯老板不一定会比马化腾做得差,360现在就是周鸿祎别无选择的一盘菜,好吃不好吃都要做出一番模样。同时我也不会怀疑360开放计划的变现能力,毕竟360就是依靠用户、流量获取现金流的公司,这些玩法对于他们来说早就是轻车熟路。只要有钱赚,自然会有大量开发者跟进,毕竟谁也不会跟钱有仇,理想与现实可以同步进行。

  真正的开放平台,应该是提供一个足够开放的平台,订立一个足够开放的机制,然后让所有参与游戏的选手都能够创造自己的价值。Facebook是一个很典型的正面例证,做了开放平台后开发者当然是赚了不少钱,但是Facebook自身的价值提升也不是一点半点,这并不算一个简单的流量变现,而是提供一个有创造力、有想象力、让人激动的全新领域。同时苹果也是一个好例子,智能手机的AppStore生态链完成了开发者与苹果的双向增值,同时为普通用户提供了远超过期望的价值。

  360并不是这样的一家公司,并不是周鸿祎不想要这么做,只不过时势造化弄人。新浪也不是这样的一家公司,微博的局限性太大。人人网也不是这样的一家公司,模仿Facebook但却不是Facebook,中国与美国的环境也不尽相同。最有希望的莫过于腾讯,腾讯自身已经是一个非常完善的产业链条,经过3Q大战之后可能会有洗心革面的机会,这并不是阵痛后被迫割肉,这是太低级的考虑,开放平台应该是大家一起把整个蛋糕一起做大,但是在中国腾讯的开放可能会打折扣,毕竟决心和实践是有一定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