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回顾:维基百科的历史分析为何能兴起?(一)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猪蛋儿 时间:2012-02-13

  今日忙碌,摘取之前的书《Sweet Spot》的某一章给大家参考,这章提到“维基百科”兴起史的第一部份。

  公元2000年后,网络逐渐从崩盘之后复元,这些年来,我们若摊开这么多所谓“二代网站”(Web 2.0)公司的各项成绩来看,最大的斩获,应该就是这部惊人的“百科全书”。

  这部百科全书,可以说是一个由无到有、由平地到大楼的平民奇迹。它,就是知名的“维基百科”(Wikipedia)。

  维基百科是“众人一起制作”的在线百科全书。传统的百科全书,一般的网友就只能当“读者”。但在维基百科,我们既是“读者”,也是“作者”。任何人都可以对一篇文章提供修改、增加批注、提出争议、投票表决……。所以,来到今天的维基百科,我们可以看到,几乎什么奇怪的字、奇怪的现象、特别的人名,都可以得到非常完整的解说;查到的这些东西,似乎也不因为所有网友皆可一起修改,就让数据变得不太准确,每笔数据都细心的列出背后的来源。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到维基百科那纯白色的清新页面,阅读里面的文章,就好像阅读一篇篇已经平民化的深度学术作品,既娱人又有收获。

  据《Nature》杂志做过一项调查指出,维基百科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已经几乎和知名的百科全书《大英百科》(Encyclopedia Britannica)几乎同样的正确。而且和大英百科这种传统百科全书相比,大部份最新的字眼,最快也要几年后才会正式纳入书中,但维基百科却常常在大事件发生的短短一天后,就出现了相关见解,让网友常常大呼:“怎么这么快!”非常过瘾。今天,在许多熟知网络使用的年轻人心中,维基百科早就已经成为他们交学校作业最爱仰赖的百科全书;也因为有了维基百科,学童们可以真的完全和图书馆说“bye bye”;回到舒适的家中上网查数据,比窝在图书馆还有效果。

  有趣的是,《大英百科》在百年来在全球热销不知几千万套了,获利惊人,但“维基百科”虽然广受网友喜爱,从头到尾却都是免费开放的,因此,它没有收入。而且坦白说,它也并没有规画任何收入来源,它本来就永远没办法比《大英百科》还赚钱!

  不过,维基百科虽然无法赚钱,却真的做到一些钱砸下去都做不到的事。维基百科却可以以极少的人力与极少的资源,就完全发挥了一场规模惊人的“网络效应”,一个拉一个,在短短时间内,就集合了全世界各国热心网友的智慧精华!

  翻开维基百科的历史,可以看到这场成功的网络效应的惊人。维基百科的前身Nupedia创办于2000年三月,不到一年后,于2001年初便由主要由原主导人Jimmy Wales和Larry Sanger另外创办另一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Wikimedia),并获得Nupedia的文章挹入;当时,这本才刚创立的“新百科全书”,只有区区2万则文章,2万则文章,听起来不多吗?其实这个数字,已经让当时推出了大约一百年的“大英百科第11版”(Encyclopedia Britannica Eleventh Edition)吓了一跳,因为一百年来,它,也不过拥有4万篇文章而已。

  才过了一年,维基百科便轻轻松松的突破了《大英百科》的文章总数。到了今年,也就是维基百科创立的大约六年后,维基百科一共收集了720万篇各种语言的文章,其中的英语版本就有170万文章,等于是40套《大英百科》的内容,最重要的是,维基百科的成长速度简直令人咋舌,在六年内,内容量从2万到720万,成长了300多倍!

  假如大英百科继续扩展下去,不用说六十年,就算给它六百年好了,可能都无法达成这么惊人的数据量与高人气--

  若从语言版本来看,它一开始有18个语言的内容;一年后则增加到26个语言,2003年则增到46个,2004年已经到了161个语言,今天它有251个语言。已经几乎涵盖了全球所有的语言。

  更夸张的是,以文字为主的维基百科,在初期等于以几乎没有相对多带宽以外的成本情况下,独力造出一个全网络第10大的网站。全球的百科全书专家,尤其是那些大英百科的老学究们,尽管一直批判维基百科是“乌合之众”,也很不解的摸摸眼镜,为何全世界有这么多人愿意免费贡献这些智慧,这么辛苦的在里面辩证、讨论,这么热心的帮忙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的“维基”(Wiki)这个字,原本取自夏威夷文的“快速”,当年在因特网才刚创立的1994年,便由网络高手Ward Cunningham在檀香山机场取了这个名字,为什么要拿一个夏威夷音来取名字呢?因为这样的话,就可以藉音将原本叫做World Wide Web的,叫成“Wiki Wiki Web”,强调像维基这样“共同制作”的方式,绝对可以“快速”的产生内容。

  当时有些成天关在机房玩计算机的“计算机怪才”(nerd),对这样“共同制作的网页”非常有兴趣,认为这真是人类世界最美妙的一个境界。他们认为,网络,既然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到,所有人也就都可以“改”到,假如我们可以做出一个让全世界上的人都可以“修改”的媒介,集众人之智能,这个东西一定可以被修整得非常的完美!不是吗?这些修改者不必见面,就算是在地球的另一端,依然可以通力合作;我们不必在同一个时间区域,你是白天,我在睡觉;我在睡觉,你在白天,随时都可以透过Wiki的机制共同制作一样事情。

  可是,说的容易做得难,事实不如想象中简单。维基的想法虽然很棒,但一开始却不很顺遂。

  人类之间的许多合作方式,依然以面对面为主。况且,大家有兴趣之处不同,以维基这样简单的规则设计,有些过于一厢情愿,没办法好好的把东西做好。我们看到,“维基”从1994年开始,直到2000年,都只限于那些“计算机怪才”在推广,并没有很成功的让大众开始认识、使用它。

  就这样蜇伏了七年,在2001年的这一年,维基百科却一扫它的前辈“维基”的倒霉低潮,突然在网友之中产生了细菌般的“网络效应”,从此直冲云霄!

  究竟,这场“网络效应”由何而来?

  有人说,这是因为维基百科乃非营利组织,引起网友热心的经营;有人说,这是人们发挥“分享”精神一起贡献的结果,但,网友就是网友,网友不是在作善心事业,以上这些理由,不可能造成这么可怕的、从前都推不出来的“网络效应”。如何以极少的资源,在短短的几年内,无论是在质、在量,都超过了行之百年集众智能的各大百科全书?

  维基的网络效应的成功,在我看来,全然都要感谢三件事:

  第一,是一种叫做“百科全书”的内容呈现方式。

  第二,是一个叫做“Google”的搜索引擎。

  第三,是一个叫做“部落格”的东西。

  首先,先谈第一点。

  维基百科之所以可以成功启动“网络效应”,让它成为一个人人都进来的门庭若市的热闹网站,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它特有的“百科全书”味道。所谓百科全书,就是为全世界上所有名辞做出详细的解释。它不但像字典可以解释一个“字”,也可以解释一个现象,一个人名,一个地名,一个领域,一桩事件…,可以说什么事都可以解释,什么都可以变成里面的数据。而又由于它所形容的名辞,其实都是我们平常人可能去接触的一些事物,世上的每个人不分贫富贵贱,不分职业,不分所长,都有一些职场上、专业上、生活上的“智慧”可以贡献,维基百科创造了这么一个“无论什么怪辞怪字,都可以贡献”的平台,很容易就诱发众人,上去贡献智慧。

  接下来,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平台“大家都在看”,所以,我们都会想上去纠正大家的意见,希望我们心中的那个“正确”被呈现出来。譬如,对于在线游戏“Second Life”有抱怨的网友,就会跑到维基百科的“Second Life”的文章,在后面补上一段看法;但,对于“Second Life”游戏某个新模块想广告的,也会把它们写上去。也就是说,针对任何一个已经在维基百科的单字,可以写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

  在这些网友之中,有一群又是特别热中在“勘误”、“纠误”的网友,他们形成了维基百科最重要的“志工”。这些网友就好像纠察队员,会一直仔细关注着维基百科的新字义。同时,他们也会把新玩意儿写上去,整天皆在维基百科中流连忘返。这一群人很有可能没有任何研究所学位,甚至可能不到30岁,但他们很热忱的去做好这些事,这些事也就真的可以做得很好。而且“勘误”这种事,为网友带来极大的成就感,愈做愈上瘾,偶尔碰到反对的声音,更是在里面打得难分难解,愈打愈陷入维基百科的世界里。

  仔细想想,在上述这些氛围之下,维基百科的每一篇文章,其实都是在充份发挥着“互相拉抬”的效果。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可以引来另一篇文章,纠正一篇文章也会跟着引来另一篇文章被纠正,这样“你拉我,我拉你”,让维基百科的内容愈来愈丰富,文章愈来愈多。

  上述的维基百科内容由网友主动形成的“四步骤”,大约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步:当一个领域完全没有文章时,或许一个身在其中的创业家、专家、或粉丝,会自动把一个新的名称(公司名、地名、现象、新字)自动放到维基百科上面,变成维基百科的第一笔资料。

  第二步:当网友们在维基百科上面试着解释这个新名词时,习惯性的会在字里行间置入大量的“超链接”,一一沿伸出去。一开始这些超链接阶是“空”的,指向一个不存在的维基百科的文章,称为“stub”,但当这些“stub”被大家看到,也顺便提醒大家去为它填入新的内容。维基百科的数据笔数再次增加。

  第三步:这时候,有些人会发现内容中的“平行”的地方,开始想统合这些东一个西一个的东西,列出一张“一览表”。这时候,所有平行的内容都会被列上去,并且附上超链接,当然,大部份都是空的。其他网友看到这个“清单”,一方面会帮忙为这个“清单”增设新的项目,另一方面,这些新的项目也再次提醒了其他使用者,去为它们各别制作新的首页。

  第四步:在每个新首页中,都会有“正面”与“反对”意见者,分别都在维基百科中查到这笔资料,并在上面继续的讨论这些数据的正确性,并补上自己的看法。维基百科很注重“引用”,因此所有数字都要有引用出处才可被众人永久接受;维基百科也针对所有的争议文章举行公平的裁决过程,使得它的内容在众人的共同监制下愈益进步。

  于是,维基百科造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一篇文章可以带来另一篇文章”,一个热心的纠误网友带来另一位更热心的纠误网友,一场热闹的辩论可能引发另一场更热闹的辩论,于是,维基百科的内容就如雨后春笋,马上长得满山遍野,成功发起了一场标准的“网络效应”!

  下一章,再谈维基百科成功的第二点、第三点原因(待续)。